文创生产力 很有张力

  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本期“滇商观察”,我们关注那些年轻的文化创业者。或许,有一天,他们将成为滇商中的翘楚。

 

  人物档案:赵旭刚1975年生,云南保山人,艺术学硕士,现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玉雕专任教师。云南玉雕大师荣誉称谓获得者,云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奖以及玉雕最高奖项“天工奖”。作品《观自在》荣获云南玉雕作品金奖。

 

  文创产业教


  玉雕行业


  需要创新

 

  提起赵旭刚,许多云南人都知道他是玉雕大师、昆明理工大学的老师,但是,却鲜有人知他是如何走上玉雕之路、如何从一名素描老师转换成一名玉雕老师?

 

  6月初,记者在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举办了2016届毕业设计展暨创意集市活动上见到了赵旭刚,他正在和展示玉雕作品的学生聊天。面带微笑、温文尔雅这就是记者对他的第一映像。

 

  赵旭刚能在玉雕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不得不提他的成长环境。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书法家,从小耳濡目染,琴棋书画均有造诣。长大后,他追随着自己从小的梦想,就读中国画专业,以为毕业后会在书画艺术这条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但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时,人总要妥协。跌跌撞撞地成为昆明理工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一名素描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旭刚开始了他的玉雕历程。

 

  2002年,对赵旭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学校安排赵旭刚跟随北京玉雕厂的“翡翠四大国宝”雕琢工作者之一的王振宇大师学习玉雕。他带着“画家梦”一头栽进了玉雕的全新领域,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成为玉雕大师。

 

  从玉雕的历史渊源、流派、技巧到工艺特点等,王振宇可谓是赵旭刚玉雕生涯的启蒙导师。赵旭刚从抵触到好奇,到犹豫,再到思考,最后坚持,虽然过程痛苦,但却是冥冥中注定。就像早已埋下的种子,经过漫长的浇灌,终于在一夜之间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但赵旭刚并没有一味模仿恩师的“传统玉雕”道路,而是跟随时代变化,结合中西方文化,开始了现代感十足的创新玉雕。“传统的玉雕我会雕,但是别人没有雕过的我也会。”他说。

 

  玉雕行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目前,赵旭刚是昆明理工大学玉雕专业的老师,与其他纯粹的玉雕人不同的是,作为大学老师的赵旭刚把关注点放在了玉雕的高等教育上。不久前还带领学生成立了“学院玉雕创意工作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玉雕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玉雕的学习需要多动手练习,熟能生巧。在这个工作室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玉雕的技术,还需要学习融入社会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雕刻出的作品能收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将作品销售出去。”赵旭刚说。

 

  自古以来,中国各种手工艺一直秉承着“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不仅受众面小,在手艺传承上也非常具有局限性。“这种师徒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师傅擅长的,徒弟也擅长,师傅不擅长的,也就成了徒弟的致命伤。”赵旭刚说。为了克服这一缺点,2003年,赵旭刚开创了玉雕高等教育的理念,把玉雕作为大学本科的高等教学,为学生们打基础,形成一个玉雕基础体系。而昆明理工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开始“玉雕”方向专业的学校,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玉雕”方向专业的硕士点。

 

  当然,谈到“玉雕”硕士的学习时,赵旭刚并不否认又回到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还没上小学就去上大学,注定只能邯郸学步。”赵旭刚把玉雕高等教育比作学生上的“小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时候,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则是一种非常高端的教学模式,像是“大学”。学生在小学都没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上大学的课程,必然导致很多问题。但赵旭刚认为,玉雕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需要多方面资源支持。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赵旭刚表示,虽然我一个人无法完成,但我会坚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教学环节的最终目的。

 

  此外,赵旭刚作为一名老师,与学生相处却没有一点架子,学生都非常喜欢他。“赵老师上课很注重实践,他的课堂氛围很活跃,很多时候他都像是我们的朋友。”他的学生朱登科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