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猫儿岭墓葬群新发现古墓葬27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西晋中猫儿岭墓葬群出土的铜印玺。晋中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日前从山西省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市榆次区猫儿岭墓葬群新发现了战国至西汉初及明清古墓葬27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土洞室墓3种。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料器等各类器物,共计240余件(套)。

 

  据介绍,猫儿岭墓葬群位于晋中市东北部的丘陵地带,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代,长达2000多年,是山西现存的时代序列较完整、时间跨度较长的墓葬群之一。1957年,山西省文管会就测定出,该处地下埋藏有上起战国、下迄明清的墓葬。从1984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就对该墓葬群进行发掘,累计发掘出古墓160多座,出土文物计有1700余件。

 

  为配合城市建设,今年4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晋中市考古研究所对项目占地范围进行了联合勘探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发掘出墓葬27座。本次考古发掘,充实了榆次猫儿岭墓葬群的墓葬资料,充盈了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时期,古人的丧葬文化以及猫儿岭墓葬群文化的内涵,延续2000多年的丧葬习俗也通过考古发现逐一再现。

 

  在27座墓葬中,有竖穴土坑墓17座,时代推测为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竖穴偏室墓1座,时代为战国晚期,这18座墓葬排列有序,相互间没有打破关系,可能是一族墓地。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其他出土器物有小件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包括铜带钩、铜镜、铁带钩、铁锛、小铁刀等器物,共计160余件(套)。发掘出的洞室墓共9座,其中明代墓葬4座、清代墓葬5座,分别为两家族墓地。出土遗物有黑釉瓷罐、陶盆、铜钱、铜扣子、骨扣子、料器扣子、买地券(方砖)、符瓦、文字砖、泥人俑等80余件(套)。

 

  在出土的文物中,铜印为瘦高权形印体,圆形印面,印文为单字“悊”。布币有平首尖足布和平首方足布两种,面文有“平州”“平周”“晋阳”“兹氏半”等,均为赵国铸币。刀币有燕明刀和赵白人刀两种,明刀面文“匽”,背文有“左上”“右中”“左千”“内”“内六”“货”等。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考古遗存的不可再生性,在对该墓葬区发掘清理工作中,考古人员除通过文字记录、线图绘制、影像拍摄等传统方法记录墓葬资料外,还对整个墓地及所有墓葬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等数字成果,全面记录墓葬空间信息,最大限度地反映墓葬原貌,为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的葬俗、社会生活乃至榆次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批珍贵的物质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