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9至20日,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哈克文化人文历史纪录片开机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行。研讨会由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国中亚考古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KIP 国际学校,意大利生态园区联盟,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以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和海拉尔文博系统的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国际研讨会。

 

  哈克文化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因首次出现于海拉尔区哈克镇而得名,2002年正式命名为哈克文化,也是由中国人独立发现的原始文化类型。哈克遗址于1985年开始有组织的考古挖掘,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和海拉尔文物管理所合作对哈克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于2010年7月建成哈克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今年3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公布为首批“内蒙古考古遗址公园”之一,19日,海拉尔区政府在哈克遗址博物馆举行“内蒙古考古遗址公园——哈克遗址”挂牌仪式。

 

  与会专家认为,哈克遗址出土的文物,尤其是玉器,制作精美,工艺高超,显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产力和审美力。哈克文化距今至少有6000至7000年的历史,哈克遗址是呼伦贝尔草原地区难得的一处早期先民及古代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聚落遗址,哈克文化不仅是中国史前细石器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已知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文化的重要性十分显著,对于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神话时代的认证,尤其是玉器文化的源头,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证明,同时对研究北方草原地区早期文化和古代游牧民族的发展壮大,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悉,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同类文化遗存有300多处,这些遗址基本都分布在河流两岸、湖泊周围地势较高的沙丘和台地上。遗址出土的器物以细石器为特点,还包括了精细的陶器、打制细致的玛瑙器,尤其神秘而精美的玉器,都颠覆了人们对于草原文明开端的认识界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