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所存最早年鉴重版揭幕 年鉴编纂史推前十余年

  源于西方的年鉴何时传入中国?上海的年鉴编纂历史又是如何?年鉴编纂源流折射中西文化融合进程。

  目前中国境内所存最早的年鉴——北华捷报馆编纂的全英文版《上海年鉴(1854)》28日重版揭幕。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面当日表示,即使把1864年《海关中外贸易年刊》视作年鉴,中国内地的年鉴编纂历史推前十余年。

  《上海年鉴(1854)》整理成果由一函二书组成,一册《上海年鉴(1854)》系原文重印,印旧如旧,一册《〈上海年鉴(1854)〉研究》汇集相关研究文章8篇。会上举行《上海年鉴(1854)》重版揭幕仪式。

  上海年鉴(1854)》发现也是机缘巧合。据介绍,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周振鹤先生《人生不可能有常》见诸新媒体,其中提及:上海图书馆收购罗氏藏书中有一册1854年版的《上海年鉴》,为我们复原上海开埠初期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这一信息得到上海市方志办年鉴处关注,探寻国内早期年鉴始终是年鉴界关注的问题,之前以1864年《海关中外贸易年刊》为最,在相关工作人员帮助下终获至宝,摘录素材,查考背景。该办即组织召开《上海年鉴(1854)》整理专家论证会,邀请文献、历史和出版等方面专家讨论该书历史文献价值及整理工作方案,并认为该书作为中国内地现存最早年鉴,不仅在年鉴传播史上有其独特地位,也对上海近代史研究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整理形式可既全文影印保持其文献价值,又辅以导读、考证、选译和专题研究等挖掘其资料价值。

  同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图书馆、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上海年鉴》创刊2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指出,《上海年鉴(1854)》具有珍贵的史料和文献价值。学者们还阐述了对当时上海的气候水文、外人社会、洋行分布及风俗等专题研究成果,以及与同时期年鉴的异同比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