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拆违建,其他古迹怎么办

  日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故宫将用3年时间拆除所有违章建筑,让紫禁城只保留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一栋影响环境的现代建筑,从而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见6月27日《京华时报》)

  有网友戏谑发问:“故宫都有违建,城管哪儿去了?”事实上,故宫里的违章建筑,不同于社会上的普通违建,它们是建于不同时期的彩钢房、花房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用于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其他用处。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故宫的供花问题,就依墙而建了一些花房。这类违建在其他名胜古迹亦是普遍存在。

  当然,当时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永久的合理。一者,会影响名胜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古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一些现代建筑生硬地放到古代建筑群中,会破坏历史文脉的显现和延续;二者,像彩钢房、花房等违建还存在安全隐患,如彩钢板中含有聚苯材质,极易造成火灾事故。

  为保护故宫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保障文物安全,故宫将在3年内拆除所有违建,让紫禁城完全恢复原来的历史风貌,这值得喝彩。其他名胜古迹也应当学学故宫,勇于主动拿自己的违章建筑“开刀”,让古迹保护得到切实的重视和落实。近年来,为促进商业开发,为提升旅游经济,不少地方的名胜古迹,都兴建了不少与古建筑不协调甚至破坏景观的现代建筑。即使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只图自身工作的方便,在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之内,也是想怎么“插花式”建设就怎么建设。这些行为都使得古迹特色和观景视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必须强调的是,名胜古迹不是任何单位任何人的“大杂院”“后花园”,它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公共资源。名胜古迹有可能被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年久失修所破坏,也有可能被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管理不善等行为所摧毁。我们既要防止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倒在城市建设的推土机下,也要防止它们的原有风貌被违章建筑蚕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