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物犯罪者将列入省级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甘肃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逐步探索将涉及文物犯罪、文物行政违法特别是法人违法案件的单位及个人信息,纳入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发布查询平台建设运行体系。

  《意见》提出,破坏文物、妨碍文物保护的单位及个人应被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加大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成本,可以进一步增强震慑力。文物部门要借助信用评价工具,在行业准入、资质评定、评先创优等领域把好关。各级政府要将文博创意产品研发纳入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范围,允许国有文博单位探索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研发、生产和经营。

  甘肃作为文物大省之一,文化丰富多样,文物代表性和重要性非常突出。近年来,甘肃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尤其在土遗址保护研究、文物数字化等方面,为全国文物保护提供了经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