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的试卷 怎么成了国家一级文物?
2016-06-27 09:41:57 来源:网易艺术 已浏览次
这两天,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纷纷出炉,“状元是怎样炼成的”成了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
比如来自北京四中的女孩儿俞笑刚刚以700分的高分摘得今年高考文科“桂冠”,其中语文140分,离满分只差10分。
看完今天的状元,今天小豫带大家看看古代的一位状元的试卷。古时状元们的书法,个个造诣颇深,几乎每张试卷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好的书法作品就是这样,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都是如此漂亮。
比如,400多年前的科举考试时,有个状元叫赵秉忠。先来看看他的答卷。

赵秉忠,晚明状元、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他生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十五岁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时年25岁,比如今的考生大不了几岁。
这份状元卷系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价值连城。

人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
这份状元卷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

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
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

这份试卷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
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如下图)。此状元卷现存青州市博物馆。


行内人都知道,明清两朝流行馆阁体书法。赵秉忠的高考卷书法也属于这一类。
馆阁体,是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是一种方正、光沼、乌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
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亦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故亦有称其为“干禄体”者。
馆阁体,是以欧、赵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与赵实在是太强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此为正宗,遂成学书必经之路。又是为了规范,而削减了欧、赵的个性,后来又融合了董其昌的研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