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拾国家三级文物主动上交政府 获5000元奖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24日上午,湖南攸县文物管理局和网岭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网岭镇北联村,给该村主动上交国家三级文物(西周铜铙)的李泉湘老人送来了荣誉证书和5000元奖金,以此感谢他对攸县文物工作的大力支持及对保护国家文物所做出的贡献。

 

  今年3月,攸县网岭镇北联村一条小河正在进行河道改造,河里的泥土被挖出来堆在河边。当地村民李泉湘有一天在河边的土堆中,发现有一个青绿色的物体,上面有点状突出的花纹。当时有些好奇的老李将该物拿回家后,引起村民的围观并议论纷纷。后来,还有人找到老李,愿意出八九百元,购买老李手中的青铜器,但老李没有卖。

 

  5月8日,攸县网岭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老李捡到了一个铜质器具,有可能是文物。为确保国家文物不致流失,民警上门与老李谈心,讲解相关文物知识及法律政策。5月10日,老李将这件铜器主动交给县文物管理局,愿意由国家来保管。6月中旬,经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该青铜器为西周时期的乳丁纹铜铙,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系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在确定西周铜铙的真实身份后,为表彰老李积极上交文物及保护文物的高尚行为,县文物管理局根据主动上交文物奖励办法相关规定,专程来到老李家里对其进行了奖励。在送上证书和5000元现金奖励后,县文物管理局负责人对老李表示,奖励的钱不是很多,但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肯定,充分表达了政府部门对文物及主动上交文物者的重视。“东西是国家的,按照法律规定该上交就一定上交,绝不能让文物流到外面去。”接过证书和奖励后,老李郑重的表示。

 

  县文物管理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境内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如有拾获者,不能收藏或交易,必须上缴国家,否则就是违法。

 

  刚刚完成鉴定的西周铜铙已被攸县博物馆收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