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即将公布
2016-06-22 10:09:52 作者:张春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已浏览次
在新近开馆的成都博物馆,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蜀锦提花机模型、人体经穴漆木俑、医简等文物,是该馆的明星展品。
经过3年多时间,老官山汉墓医简的校释工作已近完成。整理者将推出一部校释,也将完成一部向大众介绍这批珍贵医简的普及性读物。这批成果发表后,学界围绕其展开的讨论可能再次升温,甚至有望改写和弥补中医学史。
老官山考古现惊奇发现
老官山汉墓被发现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老官山”是当地的俗称,正是成果丰硕的考古发掘,让这三个字闻名遐迩。
人体经穴漆木俑,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体医学模型。它高14厘米,光头,面目清晰,口鼻、耳朵甚至眉毛等都清楚可见,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有圆点标示穴位,穴位旁有字注明。如果凑近玻璃展柜仔细打量,参观者可以辨认出木俑上细如蚊脚的经络线条和针尖般大小的穴位。
出土于老官山汉墓的四部织机模型,被推测为蜀锦提花机模型,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意义非凡。针对它们,2014年,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启动。2015年,修复完成的提花织机模型,首次在杭州面向公众展出。
老官山汉墓发掘领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告诉记者,对于老官山汉墓的出土文物,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发现和新认识。它们将出现于正在编写的考古报告中,整部报告预计将于2017年面世。
扁鹊学派传入成都过程待复原
与人体经穴漆木俑一同出土的是920余支汉简,其中包括《六十病方》《敝昔医论》等数部失传已久的医书。
在古代汉语中,“敝昔”与“扁鹊”读音相近而可相互通假。同时,根据该篇所载的观点,学者推测其内容为扁鹊学派的学说。
扁鹊医术高明,但其本人及其弟子均未有著作流传于世。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医书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等。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自古就有争论,而后两种书的命运更为不幸,它们都失传已久。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主任李继明和同事共同整理这批医简。他们反复斟酌、修改,目的就是尽量精确地将这批汉简的原意展现出来。
李继明认为,众多证据均将人体经穴漆木俑和医简的主人、也就是该墓墓主身份指向了一位当时的医者。这位墓主本人很可能就是扁鹊学派的成员之一。扁鹊学派的著作如何传入成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望改写补充中医学史
老官山汉墓医简的出土,改写了许多有关中医学史的既有认识,并将进一步弥补传世医学文献和其他出土简帛医学文献的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认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大量西汉简牍,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医简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老官山汉墓医简在两汉时代并不“孤单”,先后出土的武威汉简、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简帛文献中,均有医学文献的身影。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也包括多部医简书籍。这些重见天日的医学文献让今人能够窥见汉代之前医学的一部分面貌。
学者认为,老官山汉墓医简虽写成于西汉早期,但此前可能已流传一段时间,其思想来源可能会更早,大约产生于战国时代。其中的许多记载,使研究者找到了医学史上长期遗失的缺环,了解到《黄帝内经》之中的医学思想和临床诊治理论等的可能来源。
李继明介绍,“黄老思想”如何运用于临床实践,老官山汉墓医简给出了明确答案。相比过去的一些医书,老官山汉墓医简展现了临床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细致认识,如其中记载了200多种疾病,比先前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中所载的70多种,数量多了约两倍。
整理者和研究者表示,如果将老官山汉墓医简与传世的有关文献结合起来,并且将其与马王堆简帛、北大汉简等之中的医书,加以系统研究,展开分析比较,将可能取得更为丰富的收获。而深入揭示这批医书的价值,需要较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