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修复《古今图书集成》 计划四年内完成
2016-06-22 09:57:27 作者:任学武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已浏览次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陕西省图书馆馆藏的《古今图书集成》存在着函套缺失、纸张酸化、污渍、霉变、破损等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保护,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马民玉说。近日,陕西省图书馆藏清雍正四年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保护研讨论证会暨第四期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开班典礼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珍贵古籍的保护修复工作,让与会专家代表陷入沉思。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四年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为清陈梦雷编、蒋廷锡校订。全书共1万卷,另有《目录》40卷,约3.4亿字,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人类、动物、文学、乐律等,包罗万象,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一部类书。由于卷帙浩繁,《古今图书集成》除样书外,只印成了66部。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杨居让介绍,陕西省图书馆馆藏的《古今图书集成》现存4632册,另存总目20册,虽有残缺,但极其珍贵,是乾隆赏赐给当朝首位陕籍状元、军机大臣王杰的私人藏书,也是陕图的“镇馆之宝”,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01946)。这套藏书曾是皇宫所藏之物,在书函外包有黄绫,这是区别于宫外藏书非常重要的标志。
由于诸多原因,该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和老化等现象,亟待修复。“工作人员在修复过程前,系统核查了《古今图书集成》的破损程度和类型,并进行了专业的纸张纤维检测,发现该书目前存在书叶破损、霉变污渍、书衣护叶缺失、书籍酸化、整书函套需设计加工等复杂问题,部分册次还存在着变色、脆化、掉渣等严重现象。”天津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万群说,还有3册书分别仅残存17叶、2叶、20叶。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把这些破损的古书补好。”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建华说。然而,在这轻描淡写的“补”字背后,所需要的工序却是极其复杂、精细。“古籍修复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部书少则数册,多则几十册,需要一页一页地按照工序修补。”万群说,从拿到一本破损的古籍开始,首先要进行核查,检查基本情况并加以记录,填写修复档案,然后要拆书给书页编号、纸张检测、配纸、制糨糊等,开始修补书页的时候,要将已经拆开的书页反面朝上,用毛笔蘸着糨糊轻轻涂抹在破损处,再用镊子贴上补纸,一旦出错就是永久性的破坏,因此每一个步骤都要格外小心,容不得丝毫闪失。
事实上,与数量庞大的待修古籍相比,真正参与修书的工作人员很少。例如,陕西省图书馆现收藏各类古籍37万册,成立于2005年的陕图历史文献古籍修复组到目前为止也仅有7名修复人员,一天只能修8到10页,碰上破损严重的,一两天才修一页,现已累计修复古籍文献4万余页,装订古籍3000余册。其中,馆藏的《古今图书集成》截至2016年4月28日,共计修复15册1423叶。
为完成《古今图书集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陕西省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于2015年10月在陕图挂牌成立,并聘请万群作为陕西传习所导师,按照“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帮助陕西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古今图书集成》也被列入2015年陕西传习所重点修复计划,初步计划在4年内完成。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