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来蓉谈古代方位系统

  你家大门朝哪儿开?成都路网为何不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走向?19日下午,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做客四川省图书馆,讲解考古复原的中国古代方位系统。

  王仁湘长期从事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先后担任四川、西藏、云南、甘肃青海考古队队长,讲座之中,他结合自己丰富的考古经验与历史研究,给观众科普古代的方位系统。他先讲述了中国早期的两大方位系统——四正与四维的基本概念。在古蜀文化中就存在一个特别的方位体系,城邑、居址、墓葬乃至祭祀场所,都统纳在这个方位系统中。例如金沙遗址进门处的9个地洞,成都北郊羊子山土台遗址,都处于一个斜向方位系统,并不同于中原主体正向方位系统。

  他展示了一张四川盆地在卫星云图上的照片,四川盆地并不是大众想象的圆形,而近似于有一定倾斜的长方形,并且古蜀遗迹方位的倾斜与此相吻合。古蜀人肯定没见过这张卫星云图,为何会出现这样惊人的吻合呢?王仁湘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论定,中国古代存在两个方位系统,一是以正、面(中轴)定向,二是以维、隅(对角)定向,可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方位系统。不同方位系统的形成,可能与天文、地理相关,两个方位系统有时还会互相融会,都有古今传承的脉络可寻。

  他还结合巴蜀古都的特点,讲述了巴蜀从古至今的城市布局变化与发展。古蜀的方位系统更强调建筑“角”的朝向,这个角古称“维”。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古蜀特别的方位系统,并没有因为古蜀的消亡而消亡,今日成都街区道路系统图,依然还能看到明显的古蜀方位系统的影响,成都的中轴线是斜行的,走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接近45度。

  提及方位,很多人都会将其与风水产生联想。古人崇尚墓葬定向十大原则,如向日出方向、向日落方向、向高山方向、向水流方向、同文化同一主向等,这些所谓的“风水”理论其实可以在祖先崇拜的方位系统中找到答案。

  年逾六旬的王仁湘长期致力于考古的大众普及,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上开课说考古。近来年,每逢重大考古发现,总有一些“考古就是盗墓”的观点喧嚣不休。记者问及这一现象,王仁湘表示不想参与讨论,他和持有这些观点的人没有谈话的基础。考古是什么?他有个精妙的比方——考古就是为先人“招魂”。“先人故去了,你发现了一座座废墟,一具具白骨,它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就是想让他们还魂,你就要研究解释,之后去安现代人的灵魂。”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