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要建成国际知名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陕西历史博物馆技术人员对文物进行技术处理 首席记者 张宇明 摄

 

  今天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25周年的日子,这座满载周秦汉唐历史兴衰的博物馆屹立在西安南郊已经整整25年了。过去的25年,数以亿计的游客在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悟到了“千年历史看陕西”的文化精髓。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也多次提到“千年历史看陕西”。

 

  “千年历史看陕西”,到了陕西看什么呢?从陕历博门口每天排起的长队就能看出来,这里显然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陕历博展厅淡季人流量已达到6000人次以上。每逢旅游旺季便呈现人流量井喷态势,2015年10月3日单日参观量达到17421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十二五”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充分发挥了央地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呈现出“以点带面、立足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态势。这期间不仅完成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在参评的 95 家一级博物馆中还取得了全国第六的佳绩。唐代壁画珍品馆建成开放,参观游客突破 10 余万人次。连续四届蝉联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承办“文物惠民·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大型主题活动,让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校园、社区,开创了展陈新思路。完成10期《文博讲坛》讲座,使《文博讲坛》成为具有众多拥趸的品牌讲座。举办了44个展览,同时还参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省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的文物出国(境)外展20余次。

 

  以填补馆藏空白与缺项为目的的文物征集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共征集文物303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件(组),二级文物53件(组),三级文物143件(组)。按期完成国家文物局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实现陕西数字博物馆上线。2013 年陕历博还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十家单位联合评为“首批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团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称号,省社科联授予“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上,则连续实现了第25个文物安全年。

 

  “十三五”期间,陕历博将遵循文博工作规律,创新保护理念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发掘馆藏文物的潜在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大力发展以馆藏文物为依托的特色文化产业,提升博物馆的品牌价值。

 

  如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工作的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年龄还没有这座承载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大,但正是有了一代代陕历博人的奉献与探索,这座博物馆才有了要建设国际知名综合类国家级历史博物馆的底气和勇气。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