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租赁背后的黑洞陷阱知多少
艺术品租赁这种以租代售同时兼具展览和宣传的服务,虽然听上去很美,但其中也暗藏不少风险。据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北京有些艺术品租赁公司的服务流程是,向客户收取艺术品本身价值50%的押金和36%的年租金,这样一来,客户实付的价格已经不菲,只是如此定价是否合理?艺术品租赁业务背后到底有多少隐形乱象?消费者又该如何避开这些隐形黑洞?
陷阱一
作品真假难辨
从上海到北京来做艺术品交易的胡女士,在被北京恒大四季拍卖有限公司欺诈之后表示,“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是鱼龙混杂,租赁市场更是真假难辨”。艺术品租赁机构与艺术品拍卖机构不同,其经营者有艺术银行、画廊以及民间资本组建的装饰门店与线上网站,艺术品的来源渠道都不易查证,更遑论鉴定资质的真伪。在央视此前曝光的艺术品公司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中,有一种是艺术品经营公司与鉴定机构唱双簧,以此来骗取检测费,可见当鉴定机构也上了黑心艺术品经营公司的贼船时,消费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某些租赁机构还混合经营有复刻的版画,却没有显着标明以告知消费者,这也让艺术品租赁业务蒙上了一层真假难辨的外衣。
陷阱二
收费标准混乱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多家做艺术品租赁业务的机构,发现虽然艺术品种类繁多,然而同类别的艺术品定价却可谓天壤之别,收费内容也不尽相同。以半兮艺术为例,其艺术品作家年龄跨度之大涵盖了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到花甲之年的老艺术家,因而艺术品定价也颇有差距,其租赁费用不超过作品本身价值的50%,这其中有20%作为到期返还的押金,同时租期按年计算,长期续租租金则按比例逐年递减;而看得书画网以经营名家水墨画为主,年租金收取艺术品市场价格的8%-10%,还有作品估值15%的保费,至于租期则可以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市场定价的规律和变化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在于艺术品定价的决定方并非消费者,而消费者无从知道定价的细则;另一方面在于租赁机构以一个中介的方式串联起来艺术作品与消费者,但是租赁机构在租赁业务中的盈利分成无从知晓,而且目前很多租赁机构所经营的艺术品都是排他性的,这使艺术品保值的同时,失去了可以对比的参考对象,而陈列方案设计等服务项目的增加也让艺术品的价格有了注水的空间。
陷阱三
诈骗圈套暗藏
没有物控把关、没有价格管理的艺术品租赁如何交易?最主要的就是可以约束双方的一纸合同与良好的商业信用。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画廊并不想承接艺术品租赁的业务,因为容易发生推诿扯皮与诈骗的现象,有时还会牵扯出与原画作家的冲突与纠纷。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信用环境不是非常完善,高价艺术品的租赁会涉及风险。而中国没有完善的产品对冲风险体系,买不起的人不会有那么多钱去赔偿。
北京某家艺术品租赁公司的服务流程是,向客户收取艺术品本身价值50%的押金和36%的年租金,也就是说买家在拿到艺术品时已经支付了作品价值本身86%的费用,如此不菲的支出大大提高了租赁的风险,卖方毁约跑路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此一来影响了长久的经营模式。“没有信用就没有长久的市场盈利”,看得书画网李先生在交流时说道,而半兮艺术负责人王先生也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画的价格里面的文章很多,比如说一幅画售价1万元,租赁费是12%,也就是1200元。但是假如请别人来看,说这个画顶多值1000元,那么就会出现信用问题。
两招玩转艺术品租赁
招数1:摸清资质再入手
由于艺术品定价没有权威、统一标准,同一幅作品在画廊、拍卖行或画家手中价钱都不一样,因而在整个艺术品行业内蒙骗、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认为,国内艺术品租赁市场离成型尚有距离,因而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应摸租赁机构的资质再入手。
租赁机构的正规性是消费者首先需要查询的,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来查询,另一方面可以参考全国艺术品行业黑名单。现在许多艺术品电商都有线下体验店,实地探查获得的有用信息远远多于浏览网站。同时对于与艺术品保值有关的信息应该格外注意,在艺术品真假方面,看得书画网新推出艺术品鉴证的备案形式,即“3个月包退、6个月包换、终身升级的模式”。租赁机构具有中介的特性,因此对于艺术品作者本身的关注不可或缺。在从业者看来,租赁机构应向消费者提供作者联系方式,并承诺不会超过作者的平均报价,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多一层保障。
招数2:合同签订需警惕
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艺术品租赁不需要经营的资质,也就意味着其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因而消费者在订立合同时最应该关注的是收费项目明细与全责分配。根据我国《价格法》的规定,定价有三种方式,第一是政府定价,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第二是政府指导价,具有一定的调控空间,而艺术品租赁则属于第三种市场定价,价格的高低遵循价值规律,一般而言,定金不应超过艺术品本身价值的30%,而押金则不应超过100%.
在艺术品租赁交易过程中,最常见的除了定金、押金、租金之外,还应当注意到运费、保费、赔偿费用与保养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收费项目依据合同约定,但是是否有收费的必要则是消费者与租赁机构谈判与协商的事项,同时权责分配在合同中应该有明确的体现,例如交付时艺术品有瑕疵,应该由何方承担责任以及艺术品的正常损耗范围等,以避免发生纠纷时难以归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