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工作有声有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6日,由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浙江省未成年人生态教育行动图片展进校园活动在腾蛟镇带溪小学正式启动。为加大青少年科普教育,发挥励志馆文化传播功能,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引进省自然博物馆馆际交流科普图片展,并于国际博物馆日在我馆进行首场展出,观者如潮。目前正挑选腾蛟学区10所学校进行专题巡回展,展览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灵长类”与“猴文化”两部分。

 

  自开馆伊始,苏步青励志教育馆结合自身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工作,创新科普工作内容和形式,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力争将我馆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社科普及基地。一是推动社科普及工作规范化。加强对社科普及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社科普及设施,抓好科普工作必要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并认真做好各地游客的接待讲解工作。二是推动社科普及工作载体化。设计一些便于操作的互动性科普工作载体,增强科普工作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有效性。创新宣传渠道、方式方法,召开苏步青精神研讨会,制作《苏步青》纪录片并在央视10套人物栏目成功播出,开通励志教育馆微信公众号、制作宣传小折页,挂牌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传统教育基地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德育教育基地,以及市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积极申报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温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分享苏步青励志求学的小故事和数学趣味游戏,推动社科普及工作进校园,让大家能够近距离接受社会科学知识的熏陶。三是推动社科普及工作项目化。积极举办临时展览、励志教育课堂、国际博物馆日、第11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颁奖等系列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经过持续深入地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在社会上逐步形成“苏步青效应”。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