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将传统知识融入活动 市民感受不一样的端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昨日,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相继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端午节活动,并将端午节传统知识融入其中,让市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欢乐氛围。

  在广西博物馆,到馆参观的观众获得了免费赠送的“祈福五彩绳”。古人认为,端午节当天把五彩绳系在手腕可以避邪防五毒。系好五彩绳,一艘印在白纸上的特别龙舟正等着大家用彩笔来装扮。这个龙舟图案来自广西博物馆展厅里一面铜鼓的竞渡纹,该纹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古越人竞渡的热烈场面。

  除了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主角便是粽子。在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巧缠丝粽”亲子活动热闹举行。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用各种颜色的丝线耐心细致地缠出一个个美丽的五彩粽挂件,让端午节更加色彩缤纷。

  与静态的手工活动相比,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游园竞技活动可谓动态十足,20组家庭分为红蓝两队参与竞技,旱地龙舟、比画猜词、有奖竞赛等比赛项目,不仅需要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更考验团结协作能力,尤其是旱地龙舟比赛,不时引发阵阵欢乐的笑声。

  这边笑声阵阵,那边同样欢乐有趣。在南宁博物馆,工作人员首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五月五是端午”知识小课堂,用互动讲解的形式,讲述端午节的来源及习俗,还与观众一起认识具有祛毒、辟邪、保平安等寓意的草药和香料。

  小课堂一结束,观众便迫不及待地加入到各种互动游戏之中。在“粽子DIY”区域,各种食材摆满了长桌,工作人员现场教大家制作具有南宁特色的粽子;“钓粽子”游戏最受孩子欢迎,大家拿着渔竿慢慢靠近地上的粽子,展现瞄准功力;“折龙舟”则需要耐心和细心,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各式漂亮的龙舟闪亮登场。

  借由博物馆里开展的各种端午节活动,市民们用心体验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意义,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