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晚唐五代珍贵文献首次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件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8日首次亮相“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的预展。这三件珍贵文献是近年来中国的重大古籍新发现,在世界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意义。

 

  三件珍贵文献为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距今均在一千年以上,为早期刻本的重要代表,是早期印刷品实物的重要例证,意义重大。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简称《弥勒上生经》)仅比咸通九年《金刚经》晚59年,为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另两件分别为晚唐五代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五代北宋初刻本《弥勒下生经一卷》。这三件刻本弥补了中国作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故乡却无早期实物的遗憾。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表示,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在隋唐之际,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出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中国因此被世界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三件早期印刷品保留了早期雕版印刷典籍的版式形态、纸张信息、书籍样式以及丰富的中古时代的社会信息,为典籍演变、唐末五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传播等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是重大古籍新发现,也是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实物例证。

 

  据悉,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全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2015年成功入藏堪称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实物例证的三件早期印刷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图将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会。

 

  “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览分为“珍贵古籍 书香中国”“浩瀚典籍 历史智慧”“古籍保护 任重道远”三大部分。展出了敦煌遗书、佛教经典、宋元善本、明清稿抄等一百余部珍贵典籍。展览为期二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