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鼓楼打造历史文化传承“生态场”
青苔恣意生长的城墙根前,58岁的陈智勇用地道宁波话向邻里讲诉着南明兵部尚书张苍水奋勇抗清的故事,脸上闪烁着身为苍水社区居民的自豪,身旁邻舍许蓓听到精彩处不禁拍手叫好,仿佛一颗历史的种子埋进心田,这样的市井画面在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鼓楼街道并不罕见。历经十年厚植,海曙区鼓楼街道已营造出历史文化传承的“生态场”,一条由鼓楼足迹、鼓楼课堂、鼓宝鉴赏多条绳拧成的传承链,抖活了子城千年历史文脉。
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的鼓楼街道拥有唐天宁塔、元永丰库遗址、明张苍水故居及清朝海曙楼等10多个历史文化遗址,有关古迹遗存、文史钩沉、名人轶事等民间传说有50多个。为将密集而无体系的历史文化基质保护好、传承好,2013年,鼓楼街道组织文保专家、高校教师等,通过古籍文献查找、高龄居民口述等,汇编成册,整理出30余个情节完整、有迹可循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取名《记忆鼓楼》。
“第一批编印的200册《记忆鼓楼》被居民一抢而空,街道加印300册送至居民手中。”册子深受居民喜爱,鼓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君萌生出邀请居民和辖区历史学者一起出演微电影,用影像记录鼓楼历史印迹的念头,并在2014年制作完成,在街道文化宫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内播放。
不满足于文化土壤的培育,2011年,鼓楼街道开设社区“故事文化课堂”,借鉴古时私塾方式,请来历史专家,每月一期,在督学行署、张苍水故居等地为居民免费讲述历史故事。5年不辍,胡佩珍、陈智勇、汪旭东等居民“铁粉”渐渐从台下走到台上,用自己的语言讲诉历史故事,社区故事文化课堂也获得宁波市首批“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殊荣。“一块砖、一片瓦可能是历史遗迹,这老物件上凝结的故事都是宁波人的精神,丢不得。”到公园广场不单跳舞,更与舞友们谈论鼓楼的前世今生成了中山社区居民任美丽的一种爱好,也成为周边居民的一种习惯。
“传承更需要年轻人、新宁波人的参与。”跑男、城市微跑行动让吴君“脑洞大开”,2015年,鼓楼街道推出首季鼓楼足迹定向赛,巧妙地将寻宝游戏与辖区文保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结合,投壶、解孔明锁、做金团等一项项烧脑又挑战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的活动吸引了25组年轻家庭参与,激发家庭成员的倾力合作。
今年第二季定向赛则将鼓楼民间故事隐藏在任务点,通过选手对故事的解读,并运用自己的国学知识、古迹历史知识、非遗手艺等来完成任务。“以轻松趣味的参与方式普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把沉积的历史记忆一点点找回来,好像看书一样一页页翻阅,了解宁波的历史,很有趣。”新宁波人王蕙点赞鼓楼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承方式。
历史长河在无声流淌,鼓楼历史文化传承“生态场”则不断创新传播的方式。每半年一次的鼓宝鉴赏活动就邀请辖区居民抱出自家的古老“宝贝”,带上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边请古董专家鉴别真假、判明价值,边由街道工作人员收集整理散落在居民家中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存。“这些轶事很有可能会成为传承中的新血液,我们会认真筛选,整理文字,收录进《记忆鼓楼》。”吴君憧憬着那么一天,在鼓楼历史文化传承的“生态场”里,每位居民既是耕耘者,又是收获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