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遗产成为文化发展新舞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昔日的柳州电子管厂如今变成石尚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

 

  近日,广西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又传来好消息:柳州市空气压缩机厂老厂区工业厂房等13处近现代建(构)筑物列入柳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被正式纳入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畴,这再度引发公众对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关注。

 

  地处八桂通衢的柳州,自古商贾云集。新中国成立后,柳州的汽车、冶金、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广西的“工业心脏”。随着历史的变迁,柳州的许多工业机械和遗址渐渐淡出工业历史的舞台,但却在文化领域里展示新的生命。

 

  工业博物馆:


  向参观者讲述柳州工业故事

 

  在柳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一片古老的红砖厂房静静矗立,与周边时尚的街景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原是柳州第三棉纺厂的厂址,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着广西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但现在这里已经变成极具特色的柳州工业博物馆。在展厅顶端,人们还能看到车间保留下来的原来的吊车和轨道。展厅里摆放的机器不再发出隆隆的声响,而是静静地向参观者讲述柳州工业的故事。

 

  在柳州100多年的工业历程中,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工业遗产。但过去对工业遗产保护意识薄弱,加之战争、自然灾害、体制改革、企业转产或更新改造,造成工业文物的大量流失。2008年,柳州市开始工业文物普查工作,基于此,2009年,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文化建设十大工程”的决定,提出利用刚刚破产闲置的第三棉纺厂厂房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的构想,打造柳州独特的“工业文化标志”。

 

  2012年,柳州工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广西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从114岁的钢轨到最新的景逸、宝骏、霸龙等品牌汽车,博物馆中33000多件工业文物以及资料、照片等见证了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进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于广生告诉记者,这些文物和资料既有博物馆自己挖掘的,也有柳州的企业、普通群众捐赠的,博物馆给这些文物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收藏条件。

 

  石尚1966:


  柳州版的“798”

 

  “石尚1966与其他的地产商业项目完全不同,这个项目的形成完全出于我个人的爱好。”作为柳州市地产项目的知名企业家,罗声亮在多个场合声明打造石尚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初衷并非为了盈利。

 

  在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随处可见如第三棉纺厂那样闲置的厂房和厂区。成立于1966年的原柳州电子管厂破产后,爱好收藏的罗声亮买下了厂房的产权,并将它改造成柳州版的“798”,使这片工业遗迹成为新的文化景观。同时,为了体现柳州赏石之都的特点,将它打造成以奇石交易为主,集文化、创意、工业、展览、旅游、商务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并于2014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四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石尚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以体现技术实用和艺术欣赏相融合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为依托,对厂区和建筑物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我们采用‘以旧做旧’的方式,尽量保留工业建筑的风格特征,使之既有工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时尚风情。”罗声亮向记者介绍,规划时,他们根据不同建筑的特点进行了局部设施和外观的改造。对于早期富有特点的建筑,比如上世纪60年代的苏式厂房和水塔,基本按其原貌保留下来,而没有特色的建筑,则适当使用玻璃、木材和金属对外立面进行艺术处理,使整个建筑富有现代感。

 

  为了保护和维持园区风格的统一,石尚1966还对进驻园区的260个商家业态进行了限定,只允许奇石等艺术品交易、民办博物馆、艺术创意者、艺术沙龙酒吧、展览馆等高品位的文化商家进驻。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和设计,昔日脏乱破旧的工业老厂房摇身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园区。

 

  探索工业遗产


  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基地是其最引人注目的一张城市标签。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工业遗产,柳州市政协文史委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柳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正如柳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林冬所说:“如果不保护好这些工业遗产,明天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2014年,柳州规划局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对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升进行了调研。专家认为,柳州空压机厂老厂区、柳钢鹧鸪江凤凰巷老宿舍区、原工人疗养院旧址等几处工业遗迹和传统建筑群(街区)很值得发掘和保护,建议结合其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原柳州空压机等13处新中国“一五”期间兴建工业厂区和宿舍区入选柳州市历史建筑,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建议将空压机厂老厂区作为柳州工业博物馆分馆,机器设备原地保留,在馆区设计上嵌入艺术创作和文化创意等内容。”柳州市文化新闻广电局文物科的李义成告诉记者,届时,该厂区将成为集工业历史展示和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工业遗址公园。

 

  “工业遗产是柳州打造文化大市的特色优势,不管是工业博物馆的兴建还是石尚1966的改造,都是柳州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不同探索。”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说,接下来,柳州将通过把柳州空压机总厂旧厂区和柳州造漆厂旧厂区培育成柳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使其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