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岚茜:以近乎自然的艺术方式去接近黄山
《黄山叠巘》 邓震宇 国画 266cmx136cm 2015年
说起黄山,就不得不提到黄山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地位。黄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去过黄山以后,道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黄山之景如诗似画,既是一处吸引游人的风景胜地,也是一座令无数艺术家折服的艺术宝库。每当人们提起中国的山水画,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黄山,中国绘画史上也有无数艺术家,在此地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流传于世。因此黄山也被称作“中国山水画的摇篮”。
邓震宇,1993年出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命题创作满分,同年中国美术学院山水本科专业考试通过。Artpollo阿波罗艺术网签约艺术家。
纵观中国绘画史,画派林立。在明末清初形成的黄山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黄山画派最早是由近代山水画家黄宾虹提出,梅清、石涛等人都是这一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石涛曾经题诗赞美道“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黄山以其特有的“黄山精神”闻名于世。时至今日,黄山享有如此赞誉,与“黄山画派”的各位艺术大师们有着密切关系。山水也具有生命力,在日月星辰交替、四季更迭中不断变化。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为了潜心体会黄山的美景,描绘出令人叹服的黄山之壮美,选择扎根黄山,把自己所见之美景,用淋漓的笔墨展现在世人面前。
艺术家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创作里存在某种谦卑,因为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像大自然这样挥霍色彩。美学家蒋勋曾经说过“其实你听到最好的音乐,读到最好的诗,看到最美的月光,都会热泪盈眶,好像是身体里忽然有一个真正的自己被打开了。”其实,艺术本就在我们身边,美的力量也就在于此。
艺术家邓震宇的秉承着崇尚自然的艺术原则,在黄山景观的作品创作中,结合庄子的山水审美观,开创了独特的山水文化的审美方式。庄子提出“坐忘”“心斋”,主张以一种近乎自然的方式去接近山水。我们在阅读庄子的著作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他逍遥于山水的的快乐,并且在这些有趣的故事之外,还能悟出简单又深刻的道理。庄子所提倡的“自然之道”,主张“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在他看来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只有做到心无旁骛的抛开一切,置身于天地之间,不被世俗所困,观于天地间,才能真正领略山水文化的美。同样在邓震宇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寄情于山水的洒脱,以开阔的胸襟来欣赏黄山之美。
从邓震宇的从艺经历来看,既做到了潜心研习古人画作并取其精华,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勇于尝试,在作品中很好的处理了中国画当代性的问题。真正做到“师古又不摹古”。在对风景写生的过程中,不仅做到细致观察,客观表现物象,还能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情绪,赋予山水之景以生命力,同时在技巧和笔法上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的毕业作品《黄山叠巘》中,注重对山体的皴擦渲染,而没有对山体轮廓形状进行细致勾勒,无论是构图还是技巧笔法都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同时也传达他对艺术的态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