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东晋墓发现牙齿 透露墓主身份

  《金陵晚报》3月份多次报道,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附近发现了六朝古墓,此事迅速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记者昨日了解到,现场隐藏的古墓并非一座而是两座,年代为东晋晚期。目前对这两座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墓室已经得到保护,将来有望对市民开放。

  “揭顶法”打开两座古墓

  3月中旬,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由于下大雨,西善桥梅山村岱山新城附近白家山的山坡上,露出了疑似古墓墓门的砖砌拱券。记者闻讯后到现场查看,果然发现了泥土中有疑似墓门,现场还散落着很多墓砖。

  记者迅速将此事向南京市文物部门反映,考古工作者随即进驻现场展开调查,发现山坡土层下的确有古墓,不是一座而是两座。极为难得的是,这两座古墓表面都没有发现盗洞,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被盗过。

  古墓发现后不久,文物部门就对周围环境进行了整治,在古墓上方搭建了保护性的棚子。5月中旬,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这两座编号为M1和M2的古墓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据了解,从古墓的保存情况来看,不能从正面进入,如果直接拆掉封门墙的墓砖,整个墓门可能坍塌,从而导致古墓整个塌掉。因此,考古专家采取的是揭顶法,也就是从顶部揭开洞口,一点一点往下作业,逐层清理,最终进入了主墓室。

  墓室中丈夫30多岁去世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探访这两座古墓的考古现场,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记者看到,两座墓的形制完全一样,东边的墓比西边的墓稍微长一点。两座古墓最前面是排水沟,后面是封门墙、墓门、墓室。排水沟都是用青砖砌成,全封闭式,最后交汇在一起。由于采用了揭顶法考古,两座古墓的墓门都没有被打开。

  透过墓顶大洞,可以看到墓室内散落着墓砖。两座墓的墓壁都是用“三顺一丁”的砌法砌成,其后部各有一个小小的壁龛,壁龛内还放着一只青瓷小碗。

  据记者向知情人士了解,这两座古墓都是东晋晚期的,墓主是一对夫妻,东边墓的墓主是丈夫,西边墓的墓主是妻子,他们生前相伴,死后也要相守。考古专家在东边墓中找到了几颗牙齿,通过对牙齿的分析做出判断,其墓主,也就是那位男性死者下葬时只有三十多岁。

  两座古墓将原地保护展示

  记者了解到,这两座古墓虽然都没有被盗过,但墓主的随葬器物并没有想象的多,发现的主要是青瓷盖罐、酱釉鸡首壶、青瓷碟等陶瓷器,其中数件瓷器直接放置在男性墓主墓中的祭台上,部分还原了东晋人祭祀死者的场景。

  在两座古墓旁边,记者还看到了十几根粗大的钉子,每一根都严重锈蚀。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钉子是墓中的棺钉,由于年代久远,棺木完全朽烂,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这些钉子。而两位死者的尸骨也全部腐烂,只剩下那几颗牙齿。

  目前,梅山村两座东晋古墓都已经被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取走收藏,按照考古界的惯例,考古发掘结束后,墓室都会进行回填保护。

  那么,为什么这两座古墓要保存在原地呢?记者了解到,雨花台区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发现古墓的白家山的山坡上,建一座市民休闲广场,将两座古墓原地保护展示,让人们了解西善桥厚重的古墓葬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