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与保护 岭南历史文化遗产

  近日,我区召开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暨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区有关部门领导,各镇街分管领导、宣传办主任、文化站站长出席会议。东环街作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试点工作经验介绍。

  会上,区政府办调研员、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梁伟成指出,迄今为止,我区尚未对全区自然村落开展全面、科学的普查,未能全面掌握我区自然村落的数量、沿革、文化、习俗等情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自然村落已经消亡或正在消失,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印记也将随之湮没,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是抢救与保护岭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工作和抢救性文化工程,可填补区情空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续历史文脉提供依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全面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据悉,本次的普查对象是以自然村为普查单位,坚持“能查尽查”的原则,包括现存的自然村、城中村和虽已改为居委会但普查内容仍基本清晰的原自然村;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名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姓氏源流、人口、民族、民系、方言、民居、宗祠、风俗习惯、家谱族谱、掌故传说、历史事件、人物、华人华侨等。

  普查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摸清自然村落历史人文状况;在普查基础上,编纂出版《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番禺卷)》(下称调查)、《番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资源汇编》(下称汇编);注重发现一批名村、特色村,指导条件较好的村积极参加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编修名村志;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挖掘保护自然村落的建议。

  据悉,今年5月全区正式启动普查工作,2018年12月全面完成。2019年完成专题调研报告和《调查》、《汇编》编纂出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