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村“泯然城中村矣”

小洲村河涌上摆放着建筑用的竹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洲村河涌上摆放着建筑用的竹杠。 新快报记者 宁彪/摄

 

  “现在的小洲村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跟一般的城中村完全没两样!原本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现在怎么没落成这个样子?太可惜了!”昨日下午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创生对小洲村现状的不满,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的共鸣。

 

  小洲村现状令人扼腕 代表集体猛批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拟于下月听取市政府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昨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织代表进行事先调研,上午分为两组,实地视察了六榕寺、小洲村、黄埔古村等地,下午与政府部门座谈。

 

  座谈会前半段气氛较为平和,但当有代表建议,文物保护应有提前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不是文物,但以后可能是”后,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创生“激动”了:“我不是专家,就以一个普通市民角度谈感受。十几年前我就听说了小洲村的美名,今天是第一次去,但看了后非常失望!”

 

  陈创生说,现场所见到处是违章建筑,完全破坏了小洲村原有赖以闻名的岭南水乡风貌,也感受不到一点艺术气息,“现在的小洲村跟一般的城中村已经没两样了,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原本极具岭南水乡特色——名字富有诗意,旁边又是万亩果园,环境这么好,现在怎么没落成这个样子?太可惜了!”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黄炯烈、与会代表徐若清等纷纷表达了同样感受。见状,出席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表示:“请有关部门回应下,代表们今天感受太强烈了。”

 

  分管部门承认属实


  错在一开始没刹住违建

 

  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回应,小洲村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属于历史风貌建筑,归规划部门管。

 

  市国规委名城处处长梁志伟则坦陈,代表们反映的情况是存在的,并解释了缘由:小洲村作为岭南水村传统特色的风貌,以前保持得都比较好,吸引了些艺术家进去搞创作。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村民就在自有物业上进行建设。一开始没有遏制住违建势头,后来就很难控制,导致原本的岭南水乡风貌逐步缺失。

 

  “本质上还是利益驱使。风貌被破坏了,艺术家就用脚投票了。”陆志强道。

 

  代表们呼吁,文物保护应有超前意识,像黄埔古村、岭南祠堂等可能还算不上文物,也应考虑做先期保护。市人大代表、市文化馆馆长王平说,一个乌镇一个片区都活了,广州不缺文化宝贝,像黄埔古村及岭南祠堂一点都不比人家差,政府应有重点地予以保护。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