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上演“博物院奇妙夜”
2016-05-25 13:44:13 作者:朱晓颖 来源:中新网南京 已浏览次
夜幕降临,南京博物院灯火通明。好莱坞大片《博物馆奇妙夜》变成现实,在南京博物院上演,这在该院历史上还是首次。
南京博物院大殿前廊檐飞翘,百位学生男女点亮手中的红色福灯笼,在宁静黑夜中高高举起。星星点点的红灯笼拼成“南京”字样。
历史馆中收藏着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秦汉时代的千百件文物。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用陶鼓传递感情。
当晚,以往静谧、颇具神秘色彩的历史馆,响起“捷拍”打击小组轻轻打击声,新石器时代祭祀场景“再现”。观众将大厅围得水泄不通,听得入迷。
同在历史馆,“汉代”仕女头红妆粉黛,头带金色发簪“穿越”而来,击打院藏复原的编钟、编罄,盘鼓舞蹈《相合歌》活泼欢快。从先秦至汉代,皇室贵胄常以歌舞百戏佐宴,宴会、乐舞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国馆早就喧闹起来。娶亲队伍高举“囍”牌,敲锣打鼓,抬着大红被子、“儿孙桶”(马桶)、金银珠宝,踩着小碎步在“民国一条街”上扭动缓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伴随媒婆抑扬顿挫的“号令”,新人半带羞涩地完婚。新郎官高高挑起新娘大红盖头,两人在观众热闹欢呼声中款款步入“洞房”。
偌大特展馆传来宫廷钟表嘀嗒声,敲钟声古越昂扬。古老的钟表慢吞吞地向人们报时,深沉而准确。清乾隆铜镀金鸟笼钟、清铜镀金鹿驮钟、清铜镀金亭拷钟、清铜镀金嵌珐琅镶彩料石转水法人拷时刻钟一齐转动,从古时“传来”的历史声响拨动心弦。
晚间,唐代曲目古装表演等“穿越”表演同时在南京博物院登台亮相,不少“老外”也赶来“凑热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孟加拉国籍的尼哈德说,他十分喜爱中国文化,在“博物馆奇妙夜”感受到奇妙的“夜游”博物馆经历。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记者,博物馆不应只有白天的展示,也该有夜晚的姿态;不应只有静态文物,也该有动态具象文物,让人们能够聆听“历史的声音”,与时空“对话”。
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创立的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多项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