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备受关注

  清朝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币师们分别通过纯熟的技法和精良的手艺,最终将令人瞩目的大清货币铸造完成,并推行于市场。时至今天,经过几百年历史更迭的许多古钱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却因存世量稀少而火热走俏于藏品市场。这些集考古价值、艺术收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精品钱币,立即变成钱币爱好者和钱币藏家们非常亲睐和珍惜的对象,在这种热浪的推动下,其市场拍卖价值也随着这些人的关注而变得急速走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出现在上海元亨利贞拍卖有限公司拍场的一枚大清银币,就引来了现场众人的赞许和认可。这枚钱币虽然不大,却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和“艺术身价”。仔细观察,钱币的一面分为内圈和外圈两部分,内圈用繁体字刻有“大清银币”这四个楷体字,外圈则是满文与汉文的结合体——上方印有满族文字,下方刻制着清代皇帝的准确纪年——“宣统三年”这四个小字,满汉文字共同围绕在“大清银币”之外,更能彰显出清代严格的君主专制制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钱币出现在拍卖市场中,在今天看来并不罕见。然而,从钱币的鉴赏方面来说,这枚品相完好、又泛着银色光泽的宣统三年真币,却是清朝货币中的极品。光绪十五年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在广州设立钱局来自铸机制银元,随后,各省官员进行纷纷效仿。到宣统元年二月时,为确定统一的币制办法,清政府专门成立了规范“币制则例”的“币制调查局”,为铸币做好条例准备。直至宣统二年时,大清钱币才最终确立了以“圆”为单位、银为本位、一元为主币等各种不同计量大小的钱币成品,同时还在制作银元的材质、成色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将货币的发行权重新收归于清朝政府,这使得宣统银币在制作工艺和品相上更胜一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再看钱币另一面,更是让众人大开眼界,中央刻有繁体汉字“壹圆”的标识,周围则是被漫天飞舞的神龙所环绕。自古以来,飞龙就是皇权的象征,此钱币这样设计,足以说明清代皇权的至高无上,等级制度非常凸显。另外,清宣统三年造币厂所铸造的“壹圆”版银币,分为长须龙、短须龙、反龙、曲须龙、签字版等十个版别,此钱币绘制有曲须龙图案,市场并不多见,能保存于民间的也很少很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我们还在各地市场进行火热挖金的时候,古钱币的交易行情,已经随着多年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具有潜力。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那些具有投资头脑的钱币爱好者们,总能在这样一个时代下,顺应其发展趋势,为自己在藏品的收购与买卖方面,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图案精美、银光灿烂、文字娟秀的清宣统银币,在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中,一定会更得到把握机遇者们的垂青。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