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五措施支持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品
2016-05-20 11:17:43 作者:邵希炜 来源:中国经济网 已浏览次
19日上午,文化部召开“文化部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在发布会上通报文物系统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举措,介绍文物单位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相关情况。他表示,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主管部门,一直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我国中央级、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所属博物馆基本都开展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呈现出开发经营模式多元化发展、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有效增强等特点。但也存在经营意识和能力不强、产品供应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设计和制作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社会功能拓展不够等问题。接下来,国家文物局将采取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加大资源开放力度;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发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和省级综合博物馆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头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等五个举措,支持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品。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中,专门要求博物馆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做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已列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博物馆质量评估和绩效考评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家文物局于2010、2015年召开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接连举办两届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2015年底开展了首届“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推介”活动,推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0家单位为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同时,国家文物局多次举办文化创意品产品开发培训班以及国际交流活动,加强人才培养。
关强表示,2015年12月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专门到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单位专门调研总结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2016年4月8日,国家文物局协调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各省主要文博单位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座谈会,研究推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刘延东副总理亲自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2015年10月以来,国家文物局联合文化部及相关部门,共同起草《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办转发公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样化文化产品需求强劲,文化消费日益增长,潜力巨大。我国中央级、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所属博物馆基本都开展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呈现出开发经营模式多元化发展、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有效增强等特点。但也存在经营意识和能力不强、产品供应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设计和制作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社会功能拓展不够等问题。
据关强介绍,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11家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除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2家博物馆因改扩建暂时停止文化创意产品生产销售外,其余9家博物馆2015年销售额总计9700万元,平均每馆1100万元。其余省级博物馆收入差异较大。受资源情况,认识水平以及政策条件限制,部分地市级博物馆开展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县级博物馆开发较少。同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面临一定的政策障碍。主要是博物馆经营资格问题。国有博物馆绝大多数划分为公益一类,按规定不能开展经营活动。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和制约。此外,还有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财政投入机制、优惠政策、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办专门转发四部委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相关政策作出规定,但如何使这些政策落地,确实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关强表示,国家文物局将采取五措施支持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品:
第一,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国家文物局将组织编制《博物馆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文博单位开展试点,允许相关单位依托馆藏资源,采取合作开发、授权开发、独立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加大对试点单位的指导、管理和跟踪监测,并加强总结,根据实施效果逐步推广。
第二,加大资源开放力度。用好用活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建立统一数据资源库和社会共享机制,加强藏品,展览等的数据资源开放,促进资源、创意、市场共享。鼓励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拓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三,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鼓励和推动文博机构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出一批符合青少年群体特点和教育需求的优质文化创意产品。利用文物进出境精品展览和交流等活动,促进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
第四,发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和省级综合博物馆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头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项目。建立区域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网络,培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基地和示范项目,创造具有区域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意品牌。
第五,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成果,组织、引导和鼓励社会优质资源,深入挖掘文物资源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创作、创造、创新,为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生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好中国特色。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