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居陈列馆开馆现场 邵飘萍亲属捐赠85件文物

  在昨天开馆的邵飘萍旧居陈列馆活动上,邵萍代表邵飘萍亲属,现场捐献了邵飘萍曾用过的毛笔,以及其夫人祝文秀穿过的旗袍、上衣、皮衣,用过的化妆粉饼、粉刷等物品。在这次布展中,邵飘萍亲属共捐献了95件珍贵的展品与照片资料。而邵萍一家,更是前后三次捐献展品。

  该活动由市文物局、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市文物局局长汪希燕介绍,邵飘萍旧居是他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该局于2012年着手开展旧居的整体维修工程,2014年维修工程通过了省文物局验收。2015年,该局实施了旧居的布展工作,纪念与传承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次布展以邵飘萍的生平为脉络,以图片资料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杰出地位和卓越贡献,展现其“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伟大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开放后的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不仅能够成为瞻仰这位伟人的纪念场所,更能成为广大市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欢迎邵飘萍亲属常回家看看。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陈东表示,邵飘萍这个响亮的名字,对金华的新闻界来说,既遥远又亲近,既陌生又熟悉。说遥远和陌生,是因为他奋斗的年代在将近100年前;说亲近和熟悉,是因为在金华,乃至全国新闻界,他的大名早就已经种进了新闻人的心里。上世纪80年代,金华日报牵头在婺州公园铸造了他的铜像;上世纪90年代,金华晚报创办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邵飘萍的字作报头,“金华晚报”这四个遒劲洒脱的字用的正是他的遗墨。在新时代,学习邵飘萍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对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有特别的意义,陈列馆将成为金报人给精神加油充电的地方。今后,金报人会经常来到这里,同时也将把外地的新闻界人士引到这里来学习和瞻仰。

  作为邵飘萍的孙子,邵萍和奶奶祝文秀在一起生活了13年,从小听着爷爷的事迹长大,深受激励。邵萍表示,将爷爷奶奶的这些物品捐献出来,希望这些物品发挥作用,让更多人进一步感受邵飘萍的精神和情怀,并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