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美术批评常被批评值得深思

  这是一个展览的时代,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共识。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基本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艺术展览的开幕式。各地展览的数量也较之过去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这无疑也会带来杂乱的问题,从而给人们带来展览疲劳症、厌恶症,因此,很多专业人士反而看展览少了。人们期待能有一些精品展览,实际上,这种期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展览现状中的不足。展览的鱼龙混杂,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因为展览场所的大幅度增加,展览的门槛降低。过去很多著名的画家一辈子也就举办过一次画展,有的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举办个展。

  现在就不同了,有的画家一年就可以举办几次个展,而想办画展的画家只要能够出钱,那基本上都可以如愿。过去画家举办个展往往是在进人中老年的艺术成熟期之后,现在刚出校门的年轻画家举办个展也是家常便饭。与展览相关的市场炒作,已经波及到了“80后”。所以,人们多年来形成的对展览的崇敬感已经消失,专业认同也相对降低。而展览的绝大多数是商业性的和宣传性的,与过去教化性的、指导性的和专业性的有本质上的不同。

  商业性的展览中包含了宣传的诉求,可是,通过展览来达到卖画的目的,在目前以拍卖为市场主导的社会中并没有显著的效果。而在一些专业场馆中举办的展览,大都是以宣传自我为目的,效果显著。

  从各种宣传资料中可以看到,没有不成功的展览,凡是举办的展览都是“大获成功”,此后,展览也就成了个人简历中的重要的记录。而与之配套的是各种研讨会,大都是众口一词的捧场,即使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或者是批评,最后也在“纪要”中被抹平。综合目前展览来看,能够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为观众传颂的艺术展览,实在很少。

  我们现在与展览相关的批评已经很少见了,因为批评的变质,批评在专业层面以及在公众领域已经失去了尊严。与展览相关的批评,现在大都是 展览的组织者组织来的捧场的评论,可能除了组织者或亲朋好友自己去看之外,没有多少人会去看这类文字。

  所以,与展览相关的美术批评近来年来时常被批评,因此,有识之士们不断地呼吁、提倡健康的美术批评,可是,环顾四周,现在谈“健康的”美术批评,实在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健康的美术批评是建立在健康的社会基础之上。黑白是非不分,金钱左右一切,尤其是伦理道德评判的失衡,这些都直接反映到美术批评中来。所以,抽象地谈“健康的”美术批评,实际上是幻想空中楼阁。

  我们这个时代的美术批评已经不健康,现在只能企求在受环境污染的亚健康的状况下,能够少带一些病菌,尤其是少带一些危及本体存在的病菌。试想,如果我们有健康的美术批评或展览评论,那么,无疑会带动展览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那些大手笔的“双年展”,有人论其不足,或者说还应该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对于举办下一届的展览一定会有所帮助。可是,批评的缺失也是当代美术界的一大特点。

  展览的社会效应主要看它的观众人数,没有观众的展览谈不上社会效应。从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的整体状况来看,观众数量偏低,各地出现的重场馆建设、轻展览策划和推广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观众统计系统,没有基于正确统计基础上的评估体系。比如,与面积成比例的参观人数的要求,可以作为立馆的重要参数。一些主要城市要从叶公好龙的场馆追求中,转向办好一个或几个重点馆,像重视场馆建设那样,重视展览的策划与推广,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公众的必须,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展览的质量,多举办一些适合观众趣味、符合观众要求的展览;另一方面,要提高全面的文化艺术素质。

  博物馆、美术馆中的展览应该脱离一般的层面。我曾经说过,展览检验国民素质,也检验国家实力,更能检验国家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