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免费开放不能局限于“博物馆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北京市文物局透露,5月18日当天,97家博物馆将对市民免费开放。

  浏览媒体,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博物馆或科技馆等馆所一旦免费开放,人潮就如江水一般涌进馆门。可以看出,人们的求知欲不是不强,提升自己素质的决心不是不大,之所以没有兴致光顾这些馆所,主要原因就是不菲的门票阻止了人们的脚步。

  国民的综合素质大到关系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兴衰,小到关系一个城市的发展走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许多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免费向国民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具有公益性质、能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各种馆所。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就是利用免费图书馆,博览群书,最终成就了《资本论》。一些国家,如美国,为了鼓励人们进这些馆所,除了免费之外,还常常向参观的人们赠送纪念品。

  一个城市,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能只想着那点门票收入,在关系着提升市民素质的问题上要表现出足够的大气,这样的城市才有文化底蕴。舍弃门票这点收入而用科技文化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市民的心灵,让人们摆脱愚昧,昂扬人生,于城市于市民自身,善莫大焉!作为熏陶、培养科技文化素质的各种馆所,理应成为全体市民的免费午餐。

  其实,早在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就联合下发过《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但是出于经济收入考虑,有些地方的各种场馆依然在收费。这就需要不断增加场馆投入,避免各种场馆只依靠门票收入来生存,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与监管力促各地场馆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