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金会:推动和引导艺术创作拍卖和保存

  艺术基金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较少来自官方的主导和管理,而较多地依靠民间的力量,艺术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成功投资艺术品市场以来,建立基金会运作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已成为海外艺术圈内的主流选择。美、英、法等地各种艺术基金已相当成熟、规范,很多艺术基金历时数十年,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藏方向和策略,对于艺术创作、艺术拍卖和艺术保存都有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迪亚艺术基金会:赞助艺术家创作

  1974年,德裔艺术经纪人海纳·弗雷德里希、收藏家菲利帕·曼尼和海伦·温克勒在美国创立了迪亚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迪亚基金会”)。迪亚基金会以其艺术收藏的深度闻名,在其由60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构成的收藏体系中,仅有28位艺术家,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物质化”思潮的代表人物。迪亚基金会通常收藏每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之作,并会保存完整的项目资料。

  迪亚艺术基金会以迪亚切尔西和迪亚比肯为主要展示空间。上世纪80年代,迪亚基金会曾因经济困境濒临破产,收藏家和律师查理·怀德掌管了基金会的运营,并在纽约曼哈顿22街成立了迪亚切尔西空间,以实验而激进的方法经营,不定期更换展示作品,展期可长达一年,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试验场所。除作品展示外,迪亚基金会也举办诗歌朗诵会、当代艺术课堂、艺术家讲座和影片放映等活动,全方位地呈现艺术和文化的交融。

  上20世纪90年代,迪亚基金会进一步扩张,在大型连锁书店Barnes & Noble负责人李奥纳多·瑞基奥和纽约艺术文化界人士的支持下,纽约州政府资助2700万美元,在由纳贝斯克公司捐出的纽约近郊比肯镇的废弃厂房里,成立了迪亚比肯。迪亚比肯是迪亚基金会旗下目前最大的展览中心。通过多年的精心运营,迪亚比肯已成为世界闻名的极简艺术和大地艺术的大本营。它的建立为比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在比肯镇上的废弃工业仓库经常举办汇聚画廊从业者和藏家的展览与酒会。

  “迪亚”(Dia)一词取自希腊语,意为“穿越”,寓意基金会作为杰出艺术项目的推动者与赞助人。迪亚基金会收藏作品的想象力和规模超越了传统博物馆或画廊的范畴,除在切尔西和比肯的两个展示空间定期举办展览外,还会赞助和维护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大型项目,如詹姆斯·特瑞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用死火山口改建的天文和光景观测中心——诺顿火山口计划;以及沃尔特·德·玛利亚在墨西哥平原的闪电原野计划——用400余根避雷针组成的接近两平方公里的巨大地景艺术。

  迪亚基金会总监杰西卡·摩根介绍,迪亚基金会的收藏通常由总监和策展人共同决定,并由董事会成员共同参与。她表示,迪亚基金会没有年度收藏预算,由于迪亚基金会的投资有着不错的回报,同时也会接受艺术家和藏家的捐赠,因此有充足的资金收藏新作并维护现有收藏。

  皮诺基金会:热衷当代艺术收藏

  弗朗索瓦·皮诺位列法国顶级富豪之一,其家族控股了古驰、圣罗兰、巴黎世家等多家奢侈品牌,及拉图堡酒庄、佳士得拍卖行等。除了拥有可观的物质财富,皮诺同时也是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2013年,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构件中的两件——兔首和鼠首铜像的回归,其捐赠者就是皮诺家族。

  皮诺基金会的艺术收藏风格可以用“把握机会,快速囤积”来概括。上世纪7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皮诺看到法国画家保罗·塞吕西耶的乡村题材风景画,这幅作品令他感慨颇深,并从此跨入艺术收藏界。在艺术顾问马克·白龙杜的引导下,皮诺逐渐对当代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在充分学习后,皮诺斥880万美元巨资收藏了他的第一件现当代艺术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当华尔街投资客纷纷看衰市场行情并退出时,皮诺抓准良机,开始积累罗伯特·劳森伯格、安迪·沃霍尔等美国战后艺术家的作品。迄今为止,皮诺已经拥有2000多件现当代艺术品,且多为顶级艺术家的名作。皮诺基金会的收藏堪称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之一。

  2005年,皮诺以3700万欧元买下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边的格拉西宫。皮诺邀请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对格拉西宫进行改建,并于2006年开馆。2007年,皮诺击败美国老牌知名艺术基金——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威尼斯旧海关大楼的运营权。改建后的海关大楼于2009年6月6日正式开放,这正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前一天——皮诺收藏的世界顶级当代艺术作品与威尼斯双年展交相辉映,成为威尼斯又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皮诺表示,收藏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不能只是简单的数量堆积。“一个热衷艺术的人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热爱、感觉、发现,甚至疑问,比如在博物馆这样的专门场所展出艺术品。”皮诺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