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敦煌石窟艺术精品首聚美国展出

  美国当地时间7日上午,“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在洛杉矶盖蒂中心启幕。来自中国敦煌、英国和法国的“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佛教艺术”,加之多为首次亮相美国的一批珍品,吸引当地大批民众赶早排队等候参观。

  由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敦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将在未来近4个月的展期内,探索石窟遗址从公元4世纪开凿、14世纪废弃到20世纪重生的历史,并向公众提供包括石窟遗址重现、珍贵文物展出和3D影像体验三种辅助性的观展体验。

  出席开幕式的甘肃省政府副省长夏红民介绍,此次展览展出敦煌莫高窟不同时期的3个经典洞窟和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绢画、织物等珍贵文物,这是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历时4年精心筹备的结果。

  夏红民说,敦煌莫高窟是融汇了中西方文明的历史文化艺术瑰宝,这次展出的复制洞窟和文物,是敦煌文化精华的浓缩与集中,体现了敦煌艺术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湛。希望通过此让更多美国观众亲身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从而推动中美文化交流深入发展。

  按照1:1的比例展出三个真实尺寸手绘复制窟是此次展览的看点之一。这项工作包含拍摄照片,按窟壁原尺寸列印图像,用笔描摹,轮廓描绘……最终呈现出洞窟内美轮美奂的佛教壁画与雕塑实景。同时,莫高窟流落海外百余年的40余件珍贵文物也于此次亮相。

  据了解,“借展”于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这批珍品,包括文书、绢画、绣品、草稿和仪式示意图等,其中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有纪年的完整中文雕版印刷书籍。

  而“3D影像体验”,不仅将展出位于荒漠中的莫高窟大型全景投影,观众还可以透过3D眼镜,体验第45号洞窟的立体影像。这座装饰精致的盛唐石窟中的七尊造像组是莫高窟珍宝之一,这也是3D立体科技首次运用在博物馆展览中。

  美国盖蒂基金会一位负责人表示,莫高窟位于戈壁沙漠边缘,见证了千年来沿着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此次大展在规模上前所未有,首次在北美充分探索敦煌佛教石窟的艺术、周遭环境与保护工作。

  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经过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朝历代的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