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油画作品《占领总统府》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占领总统府》创作于1977年,那时一个文化思维封闭、艺术气氛单薄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年轻人心底的艺术火苗熄灭了,而在剩下为数不多而又百折不回的艺术痴迷者中间,却蕴藏着一些极具实力的真正的艺术家,只要稍有机遇,就会脱颖而出,大放光彩。陈逸飞和魏景山就是其中的代表。陈逸飞从小就在周围寻找着与艺术有关的点滴信息,美术入门画、连环画、苏联电影都是他的教材。进入美术学校之后更加如鱼得水,勤奋刻苦。宿舍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但他在熄灯之后还要悄悄溜到素描教室里去用功。陈逸飞白天黑夜的把素描的基本功打的非常结实,在俄罗斯写实主义油画技法中找到了足以滋养长大的技术性基础,这是时代给他的第一步推动。

 

  陈逸飞在美校大学部毕业后正好遇到“文革”。环境迫使他和年轻的同伴们不得不放弃典雅的艺术之梦,投身于强烈的社会震荡之中。陈逸飞在街头画巨幅宣传画,考察并描绘黄河流域,创作了一系列表现革命实践和革命人物的作品。他的这些实践,相对于当时的社会需要而言,在艺术上有点过于讲究,但他也因此奠定了创作大幅油画的气度和能力,而且由于英雄主义的熏陶,使他今后一直保持着浪漫主义的风韵、雕塑般的凸现能力和删繁就简的聚焦水平。

 

  《占领总统府》表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升上红旗的场面,标志着蒋家王朝的灭亡,新中国的开始。作品场面壮观,气势恢弘。画家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这一历史题材的创作具有纪念碑的意义,当著名画家王琦谈到这幅作品时说:“当时,深为其坚实的素描基本功、鲜明强烈的色彩感、严谨的造型能力、把握宏大场面的群体构图,以及表达不同人物的生动形态与神态的艺术技巧所吸引”。这种评论为专家的言语,一件伟大的作品想要长久的在美术史上流传,还不能单单凭借专家的肯定。《占领总统府》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力量而言,除了其绘画语言上的纯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传统的“叙述性”在起作用。象美术史上夸赞乔托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样,陈逸飞和魏景山画的《占领总统府》,也是一部感人、悲壮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

 

  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 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 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 结构紧凑, 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