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报告披露中国拍卖流拍未付款情况严重

  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在2015年持续回落;全球艺术品市场2015年销售额亦较2014年略有回调,为640亿欧元,是持续三年强劲增长后的首次下滑。“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期间发布的《TEFAF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欧洲艺术基金会)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TEFAF报告》撰写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指出,中国艺术交易市场经历前几年高速发展,现在市场波动、增速下滑,有所调整是正常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上述报告中发现,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出现的问题不少,其中拍卖后未付款、拖款情况严重,中国嘉德、保利拍卖等知名拍卖行的未付款比例大幅上升。值得关注的,随着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拍卖、私下交易亦在大步上扬。

 

  现象


  中国艺术品交易销售下滑或因供应不足

 

  欧洲艺术基金会(TEFAF)在上海发布的《TEFAF2016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文版囊括过去一年全球拍卖行、艺博会、画廊以及部分经纪人的销售数据,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权威的艺术品市场报告之一。

 

  据上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7%,低于2014年68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销售量(交易数量)也同比下降了2%,总量为3810万件。

 

  在全球艺术品销售下量下降的大环境中,中国市场下滑最大,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下滑23%,实现销售额118亿美元。

 

  报告撰写者、经济学博士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分析,中国市场下挫的宏观因素可归纳为:证券市场的震荡导致一部分中产阶级及中产上层财务状况恶化;中国市场出现征集难题,因为好的艺术品已经被锁定在机构和藏家手中等。

 

  中国下降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但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有相当大的规模,还是有相当多的买家。“市场波动,我们觉得也是正常的,2008、2009年,西方的艺术交易市场波动也非常大,一些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的投资者希望能够分散风险,而艺术市场是一个分散风险很好的工具。”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指出,在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还不够多样化,比如没能够把艺术品作为投资工具的选项。

 

  在中国,大多数收藏家偏好传统文化,茶香市场也受到追捧,陶瓷器、沉香木(以及国画)也成为新进入收藏市场的上层中产阶级关注的焦点。陶瓷和其他器具是传统文化市场中销售量唯一有所增长的板块,该板块销售量同比增长26%,实现连续六年的增长。

 

  高净资产藏家依旧偏好名声显赫的艺术家,无论是传统名家还是现代大师,高端市场的艺术品价格依旧强劲。在经济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大多数拍卖行都会觉得推广新的板块风险太大,因而选择迎合目前的大众口味;这也导致真正优质艺术品的供给不足,销售量也因此受到限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