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梵音——西藏佛教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4月29日,由山西博物院、西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雪域梵音——西藏佛教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展厅开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英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委书记徐非,西藏博物馆副馆长达珍,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太原市文化局局长李钢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一片自然、纯净、美丽的土地,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千百年来, 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西藏各族人民, 创造了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同胞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多元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历经1300余年的发展,藏传佛教在继承佛教教义与文化的同时,融合了本土宗教与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宗教文化,并影响了藏族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成为西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传佛教具有系统的佛学理论、规范的修持方法、浩瀚的书刻经典、严格的经院教育和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之于西藏,既是一种宗教现象,也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藏传佛教实物载体的宗教艺术品,从浩如烟海的经书到神秘多姿的佛教造像,从精美绝伦的唐卡到寓意深长的法器,无不体现出西藏佛教艺术特有的神韵,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和民族区域特色于一体。以唐卡、造像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藏传佛教艺术,表现了高原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

  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会议精神,山西博物院与西藏博物馆首次合作,共同策划了代表两地文化特色的“雪域梵音——西藏佛教艺术展”与“唐风晋韵——山西古代艺术展”。“雪域梵音”向公众展示了藏传佛教的文化概貌及西藏地域文明的艺术遗产。5月份,承载三晋历史文化的“唐风晋韵”将在拉萨开展,西藏各族民众会聆听到中原文明的精彩故事。

  “雪域梵音——西藏佛教艺术展”分为指尖神韵、妙相梵容、庄严法供三部分,精选了西藏博物馆11世纪至20世纪初的唐卡、造像、供器等文物102件组,展品兼顾藏传佛教造像的几大主要源流地、绘画唐卡的代表流派、特殊材质唐卡以及造型各异的法器供器,涵盖藏传佛教文物的主要门类,为观众提供有关藏传佛教文化的概貌解读。

  展览展期自4月29日至7月31日,观众可凭身份证领取门票免费参观。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各项相关的宣教活动,详情请关注山西博物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