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南宋衙署建筑群是个四合院

  在合川钓鱼城,南宋时期的高规格衙署建筑遗址,至少由8座精美的建筑组成!

  近日,在重庆地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宋蒙战争与山城攻防体系研究》讲座上,市文遗院副院长袁东山首次对外披露了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发现的南宋时期衙署遗址建筑群还原分布图。

  1500平米水池在最前面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市文遗院在对钓鱼城范家堰遗址的考古工作中确定,这里曾有一座总面积1.5至2万平方米,在全国都属高级别的四合院形衙署建筑群,市文物专家普遍认为,这里就是合州州治衙署遗址。

  而就在近日,市文遗院专家对整个钓鱼城考古工作进行的梳理中,还原了截至目前,范家堰遗址发现的所有古建筑遗址模样。

  在市文遗院副院长袁东山出示的这张示意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8座古建筑的分布,呈前4后4的格局。2014年发现的平均深度3米左右,平面约1500多平米的水池,则位于这一建筑群的正前方。袁东山估计,这一水池在800多年前不仅军队、政府官员用,当地的老百姓也会用。

  规模华丽,只因宋朝人爱文化

  根据这张还原出来的效果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栋衙署建筑呈明显的四合院造型。之前发现的花园遗址,灯塔遗址则位于中间。之前披露出的地下金库,则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最右上角较为隐秘的位置。现场考古负责人王胜利说,按照当时的风俗,应该叫做银库。

  由于这一建筑群是依山打造,所以呈现明显的坡度。至于这8栋建筑的具体功能划分,目前市文遗院专家还在进一步考证当中。不过从建筑风格来看,这一衙署建筑群,已经达到了南宋衙署6个部门办公的规模,而且建筑风格华丽。袁东山说,这和南宋时期,整个社会文化气息较浓厚有关,即便是在战争年代也很明显。不过遗憾的是,这一建筑群在钓鱼城被蒙古军队占领后,就被焚烧破坏得比较彻底。

  皇帝传诏的亭子藏在公路边

  袁东山强调说,这8栋建筑应该并非这一建筑群的全部。今年市文遗院会继续对范家堰遗址进行考古工作,更多属于800多年前的秘密将被揭开。

  袁东山举例说,由于这一衙署建筑群规格较高,通常都会有皇帝传诏书用的亭子。根据目前的工作进展推测,这一亭子的遗址,应该位于现在范家堰前的公路附近,距离水池不远。如果这一遗址能够发掘出来,会进一步佐证这一“高级办公楼区”的真实程度。

  由于钓鱼城考古工作连续实现重大突破和发现,因此袁东山建议,将目前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钓鱼城遗址,申报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方便对这一景区的历史文脉进行更好的发掘和保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