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物保护出大招 古蜀文明遗址冲刺“申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代木胎漆马与骑马木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沙太阳节。

 

  今年,文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再度被提到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的高度。文物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拥有乐山大佛、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物瑰宝,如何保护和利用?未来5年,四川将出大招,让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生动,也更加惠及你我。

 

  让文化遗产更靓丽鲜活

 

  2月24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在成都启动前期协商会议。未来川渝石窟石刻有望和甘肃等地石刻一起,形成西南和西北两条石窟展示廊道。

 

  这只是四川保护利用文物的一个缩影。积极推进申遗和大遗址保护管理等工作,是四川文物人未来的主要目标。

 

  申遗步伐更快

 

  “全面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加快申遗工作步伐”,这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四川省文物局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之外,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与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和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等项目,早已纳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然而,世遗自有其标准和要求,如何加快申遗步伐?

 

  这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步骤:首先要指导项目所在地政府按世遗标准和要求,夯实各项基础性工作。最重要的是,编制保护管理规划,让世遗评选组织看到项目所在地的足够诚意。最近两年,古蜀文明遗址开始冲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在敦促地方政府开展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加强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之外,建立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库和有效反应机制,实施全面科学持续的考古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也即将展开。与此同时,蜀道也被省住建厅作为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点项目。如何发掘蜀道的文化内涵、如何鄰选出最有价值的文物点等工作,都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仅仅4个项目申遗还远远不够。串起汉藏文化经济交流的茶马古道、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这些具备申遗条件的遗产项目也被赋予了宏伟目标:争取早日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