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1月22日,在丙申猴年即将到来之际,93号院博物馆第二届迎新庙会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月1日,在此期间,众多非遗传承人将和广大游客一起在93号院博物馆里度过一个红红火火、原汁原味的中国年。

       在京城,每逢新春来临之际,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庙会,记录着传统,传承着文化。2015年93号院博物馆成功举办首届迎新胡同庙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月22日,在丙申猴年即将到来之际,93号院博物馆第二届迎新庙会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月1日,在此期间,众多非遗传承人将和广大游客一起在93号院博物馆里度过一个红红火火、原汁原味的中国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会长杨有成宣布迎新庙会正式开始

       寻找老北京 体验老手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现代元素的不断冲击,古老的民俗不断被边缘化,更有甚者,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莫能例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文化的凝结与集中体现。只有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理解传统;只有传播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记住乡愁;只有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93号院博物馆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传承。在本次迎新庙会举办期间,93号院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包括兔爷、脸谱、篆刻、面塑、烙葫芦、堆绣、蛋雕、毛猴、剪纸、绳结、风筝等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领游客们一起体验传统非遗的精妙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具有浓郁老北京生活氛围的胡同里,品味真正的老北京文化。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的落牌仪式。作为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遗服务中心牢牢把握民间性、社会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定位,依托大栅栏琉璃厂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以及93号院博物馆的非遗资源优势,推动非遗在基层社区的活化传承。

       记住老传统 重温旧年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千余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尽管如此,传统的年俗不但不能丢,依旧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在1月22日迎新庙会的开幕式上,93号院博物馆特别举办了一系列传统年俗展示和体验活动。包括打花棍、踩岁、跨马鞍、请福字、送窗花、派发灶糖等等。这些传统年俗活动,无一不是对平安喜乐、幸福祥和的美好祈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花棍表演

       打花棍在中国由来已久,在老北京的大小庙会上,总会看到打花棍的身影。在93号院博物馆的迎新庙会上,当然也少不了这一古老年俗活动,来自社区的打花棍表演,将这一古老风俗重现在人们眼前。

       踩岁,又称“踩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也是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祈福形式。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蔴秸撒之,谓之跴岁。”踩碎芝蔴秸,取“碎”与“岁”的谐音,且民间早就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俗语,芝麻秸也是对于美好生活年年登高的寓意,为的是讨口彩、图吉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一起来踩岁

       跨马鞍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过年习俗,“鞍”“安”同声,取其“平安”之义。而平安喜乐,无疑是人们最大的祈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跨马鞍,求平安

       除此之外,在开幕式当天,书法篆刻艺术家段京良也为大家现场用毛笔书写福字,在他的指导下,游客们也纷纷自己动手为家人写福字,为新年添福气。剪纸艺术家刘惠琴还会现场为大家剪窗花,在新年到来之际,讨一个好彩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篆刻艺术家段京良为大家写福字

       玩遍老玩具 梦回年少时

       另据记者了解,在93号院迎新庙会活动期间,除了上述多种多样的展示及体验活动以外,还会有一系列传统老游艺项目的体验活动。抖空竹、翻绳、翻花、踢毽子、风车、羊拐、升官图、风筝、铁环……这些在老北京人童年时光中留下过美好回忆的老玩意儿,也在本次庙会举办期间一一呈现。老北京人可以借此重拾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新北京人能够从中体会到老北京的独特风情,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传统老玩具带给他们的别样欢乐。

       在冬日的暖阳照耀下,在保存着浓厚的老北京生活气息的胡同小院里,93号院博物馆第二届迎新庙会定会为您带来一场难忘的老北京文化体验之旅。

       传统非遗体验项目一览:

       日期                表演项目                  指导老师

       1月23日            蛋雕                        杨晓康

       1月24日            烙葫芦                     王兆庚

       1月25日            毛猴                        邱贻生

       1月26日            兔爷                        张忠强

       1月27日            剪纸                        周慧岩

                                面塑                        苏栩

       1月28日            堆绣                        靳明

       1月29日            彩蛋                        赵伟

                                绒花                        梁大成

       1月30日            篆刻                       段京良

       1月31日            绳结                       吴秀莲

                                风筝                       赵铁民

       2月1日             脸谱                       赵永岐
责任编辑:小灰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