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申遗抢下拔河:曾是奥运项目 中国春秋战国就有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12月2日消息,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拔河成为韩国第1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在中国民间普及程度极高的项目,拔河在中国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记载在唐朝时期就曾举办过千人拔河赛。而在近代,拔河也曾作为奥运田径正式比赛项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韩国村民和游客在“金堤地平线节”上参加传统拔河比赛。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唐玄宗曾举行千人拔河大赛

 

  当拔河经韩国等四个国家联合申遗成功后,网友们只能在社交网络上无奈吐槽:“现在开始,对斗鸡、斗蛐蛐、踢毽子开始感到深深的担忧”、“想想都心塞,下一个会是麻将、滚铁环还是丢手绢?”、“赶快把广场舞申遗,趁还来得及……”

 

  事实上,拔河起源中国早有记载。

 

  《墨子·鲁问》就有记载:当时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鲁班设计了一种名为“钩强” 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

 

  后来“钩强”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陆上的比赛,到唐代,就被冠以“拔河”的名称。《新唐书·兵志》记载:“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采,食梁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

 

  而据《唐语林》记载,拔河这项带有娱乐性的运动在宫廷内流行起来后,唐玄宗曾多次举行拔河比赛,参与者多达千人。

 

  在薛胜的《拔河赋》中写道:“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二队,名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