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认养的底线

  古建筑是先人巧夺天工的智慧结晶,值得认真保护。始兴县探索古建筑认养的方式,对围楼进行活化利用,既可避免古建筑进一步受损,又可避免因费用问题贻误修缮时机,无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古建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过,认养虽具创新意义,却需要避免变成变相的商业开发。曾几何时,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古建筑似乎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在资本和权力眼里,可迅速变现成金钱和政绩。于是,以保护的名义开发,以开发的名义修葺,却在修葺中破坏。更有甚者,重开发轻保护,为古建筑招来灭顶之灾。

  要谨防古建筑认养成为过度的商业开发。这需要相关方面划出底线,建立严格的认养审核制度,为认养者设置一定的门槛,拴上相应的责任,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让保护古建筑人人有责的意识深入人心。从宏观层面来看,还应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古建筑保护法,明确保护主体、健全执法机构,进一步强化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对各类文物古建筑的监管维护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和督察力度。探索免税、低息贷款、政府补贴等方式吸引投资,以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古建筑保护和合理使用,真正为古建筑撑起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伞。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