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博物馆迎来藏品征集丰收年

明洪武五年鹰扬卫大炮筒-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黑管星珊瑚-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六朝龙柄鸡头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绿眉毛仿古木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歼教-6飞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现古海洋地质变迁和生命演化的国内馆藏品质最高、种类最全的古生物化石;还原海上丝绸之路的汉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珍贵海捞瓷器及其他沉船文物;反映古代中国与亚欧各国经济交流的珍稀货币、金银等等价交换物……

 

  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征集收获颇丰,当前藏品征集数量已突破4.56万件。预计今年年底,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征集将累计达到4.8万件,上展文物标本达到2000件,基本实现展览需求。

 

  作为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海洋博物馆,坐落于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海洋博物馆今年的征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批珍贵藏品纷纷入藏。

 

  “浙江宁海民间收藏家尤飞君先生日前向博物馆捐赠了一艘全国现存最大的古帆船,这是今年国家博物馆征集中的最大收获。”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艘船长度达到26米,宽度为5.5米,重量为60吨左右,建造于民国早期,距今有近百年历史。该船为木结构帆动力船,是浙江、福建沿海典型的“绿眉毛”船型,因船头似鸟嘴呈尖形,又称“鸟船”,与沙船、福船、广船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四大名船”。目前,该船暂时停靠在中心渔港码头。待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它将“移居”博物馆外专门设置的泊位,重新“下海”,为游客呈现古船风采。

 

  除了百年古帆船,国家海洋博物馆还征集到了百余种珊瑚,不但涵盖了环中国海的珊瑚种类,而且还包括了世界其他海域的部分珊瑚种类。这批珊瑚是目前国内馆藏品质最高、体量较大的珊瑚。此外,展示新石器时期滨海先民陶器制作技术的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尺幅巨大、存世仅见;能够宣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全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魏晋至唐宋时期高品质青瓷;展示明代岸防要塞和水师装备的“明洪武五年鹰扬卫大炮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的752导护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捐赠的歼教-6飞机等藏品都在今年入藏国家海洋博物馆,将成为2017年开馆后的展示亮点。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征集工作将主要瞄准两个方面,一方面着重征集能够满足展陈需要的展品,另一方面也将侧重征集品质高、成系列的展藏品,为2017年国家海洋博物馆试开馆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