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古村落要调动村民积极性

  佛山30个古村落的活化升级正在分批推进。按照“筑巢、引凤、谋发展”三步走的古村落活化升级思路,落实市领导“差异化活化古村落、大格局活化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古村落”的工作指示,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与村民互动,从要他升级,变成他要升级,促进与产业的联动。

  佛山有不少古村落,笔者都走过、看过。那些明、清甚至更早年代留存下来的建筑,旧巷、老屋、书院、民居,那些麻石、青砖、灰雕,那些飞檐画栋、镬耳耸立的情景,它们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长河中,竭力保持了原始的形态,顽强地经受住了岁月的折腾。古村落的历史,其实就是与代代村民生生不息生死相依的历史。

  禅城的莲塘、南海的仙岗、顺德的北滘、三水的长岐、高明的深水等古村落,人们喜欢它们现在的样子,是因为它们有昔日的活力,有独特的味道。如三水长歧村有四大宗祠,村中人有红白大事,总是还要在祠堂中或喜庆或庄重地举行。每年的重阳节,为孝敬老人而举行的“千人宴”,都要在古村里隆重开席。古村一如几百年来的每一个平常日子,充满生气和生机。佛山很多古村落如今依然洋溢着这种味道。

  正因如此,活化古村的思路,断然少不了村民的共同参与。从调动村民积极性出发,让活化升级古村落进入更高层次,这种思路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古村活化,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那些努力把“活力”灌注到古村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

  由此,在活化古村落过程中,除了应进一步突出每个村居的特色,更要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古老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人民群众既是活化古村的主体,又是最大获益者。在着手实施活化古村的同时,做好村民的宣传发动工作是当务之急。应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贴近人民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投身活化古村建设,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村中成立建设家乡委员会、乡贤慈善会,推动古村落的修缮升级,这些已体现出成效的做法,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佛山30个古村落的活化升级正在火热进行之中。吸纳更多当地的积极力量投身这项利在千秋的工作,应当成为一个重要抓手,真正发挥出其独特力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