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战利品 子女欲捐博物馆(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缴获的日本军用望远镜

 

  19日上午,自贡市民赵先生向本报展示了一部由他父亲收藏的日本军事望远镜。这部望远镜是1944年左右,由其父亲所在部队于抗战中缴获后,上交团部后下发到他手里的,并跟随其父亲参加战斗直到新中国成立,多年保存至今。

 

  赵先生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公布此抗战文物,是希望能“警示后人、不忘历史”。

 

  望远镜的故事

 

  抗战老兵缴获的日军战利品

 

  “在我小时候,就知道我家有一部日本军用望远镜,这是父亲所在部队于抗战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19日,自贡市民赵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部日本军用望远镜的由来。记者看到,在一个牛皮包装壳里,望远镜保存仍较为完整,拿出来细看,望远镜有了些锈迹,因年代久远镜片上也出现了一些斑点。

 

  赵先生说,小时候,他们几兄妹便把望远镜当玩具玩耍,随着慢慢长大,他们从父亲那里知道了这部望远镜的由来,“据我父亲讲,时间大概是 1944 年左右,那时父亲在由刘伯承任师长、邓小平任政委的129师担任3纵8旅24团2营营长。”说到这里,赵先生有些感慨,“这部日军望远镜是我父亲所在部队在山西境内的一次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战利品上交团部,最后上级把望远镜发给了他使用。比较可惜的是,当年父亲并没有向我们讲述这部望远镜缴获时的详细情况。”

 

  后来,这部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望远镜就一直跟随着赵先生的父亲,在抗战一线辅助战斗、打击侵华日军,一直到抗战胜利,再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赵先生的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这部军事望远镜才退出战场,回归到和平家庭交到了孩子们手里成了儿时的玩具,并被精心收藏71年,保存至今。

 

  望远镜的价值

 

  兄妹们愿意无偿捐赠供展览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赵元史于 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一路艰辛到达延安。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其父亲在八路军129师769团特务连任班长。在时任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下,挺进太行山,参加了著明的“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战斗,一举催毁日机24架,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赵先生说,在抗战期间,其父亲先后在129师769团特务连任副连长和3纵8旅24团2营担任营长,并回延安“抗大”参加了学习,是“抗大”第八期学员。其父亲生前亲笔记录了他在山西辽县狼牙山对日战斗、山西昔阳的对日战斗和在山西左权县的对日战斗,都分别立功受到了奖励。

 

  1975年,赵先生父亲在上海去世,这部望远镜就成了其父亲留给他们的历史遗物,“随着时光流逝,这部望远镜早已不再是孩童的玩具,它已成了我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铁证。”赵先生表示,在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把这部日军望远镜展示给大家,就是为了“警示后人、不忘历史”。

 

  据赵先生说,目前已经有巴中、阆中以及自贡本地的多家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与他联系收藏、展览,“我们几兄妹也有意把这部望远镜无偿捐赠出去,让它去发挥它应有的历史文物作用。现在我们6兄妹正在商量,再决定捐赠给哪一个博物馆。”

 

  赵龙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兰江(受访者供图)

 

  老兵名片

 

  赵元史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战期间,先后在八路军129师769团特务连任副连长和3纵8旅24团2营担任营长。参加过山西辽县狼牙山对日战斗、山西左权县的对日战斗等,分别立功受到奖励。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