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纳斯发现亿年古地中海海底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崔明浩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冰川湖

  

  7月28日,新疆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在距离喀纳斯湖出水口约18公里西南方向发现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据介绍,6月底景区管委会组建13人的科考队,对宝勒巴岱山进行“喀纳斯冰川探险”为主题的针对性考察。科考队由喀纳斯国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勒巴岱峰东部骑马进入,历经原始密林、高山草原、冰川谷等,最终到达白哈巴村。沿途对宝勒巴岱峰南部冰川地貌、喀纳斯植被垂直分布情况记进行了考察,并在距离喀纳斯湖出水口约18公里西南方向发现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喀纳斯景区党委书记康剑作为本次科考队的领队向记者介绍,这次古地中海海底遗址的发现是这次科考巡查中的意外收获,令所有科考队员为之振奋。由于古地中海海底遗址处于阿勒泰山中段2500米的高海拔偏远山区,同时当地牧民分布在距离遗址较远的地方,很少到此地放牧,遗址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的很完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飞腾也参加了此次科考,他介绍了古地中海海底遗址的形成原因:此次发现的古地中海海底遗迹,是属于比较典型的海相沉积岩,距今大约有一亿年。随着地壳板块的运动,阿尔泰山的隆起,特别是进入第四纪以来,冰川发育之后,冰川会覆盖在岩石之上,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大量海底沉积岩石逐渐被冰川作用破坏掉,但由于这几块巨石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正好处于冰川山脊的鞍部,因此受到冰川的作用力很少,几乎为零,所以得以完美保存。这次遗迹的发现,对于研究第四纪冰川及阿勒泰山的形成及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阿尔泰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千米,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最高峰为中、哈、蒙、俄四国交界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亿万年前,现在的阿尔泰山脉属古地中海。之后,古地中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并且形成海相沉积岩层。进入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造山运动,阿尔泰山断块逐渐隆起,成为现代高峻的山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