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艺术”挡箭牌 只能袖手旁观吗
2015-06-17 10:20:34 来源:文汇报 已浏览次
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首次对“故宫裸拍”事件作出回应,称摄影师及模特等4人的行为被20路高清摄像头记录全过程,目前这些录像信息已经作为证据交给了有关部门。而另一边事件的始作俑者,那位摄影师的影展即将开幕,忙着约拍新模特,丝毫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面对故宫“裸拍”行为,场地方的“360度无死角”摄像头只能充当看客?所谓“艺术”能成为凌驾于公共秩序和文物保护的挡箭牌?
本月初,一组“故宫裸拍照”在网上引起争议。摄影师携模特等4人购票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拍摄,并将照片上传至网络。照片中模特全裸倚靠在石栏,甚至骑坐在螭首上与古迹合影,尺度大胆,令人咋舌。故宫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出面制止。随后,故宫博物院发声明回应,表示事先并不知情,认为摄影师的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不少网友也发文表示不满,认为其行为亵渎了历史文化。摄影师则认为,自己所拍摄的区域并没有设置禁止入内的标示,拍摄也是在故宫所允许活动的范围内,并无不妥。同时承认自己没有通知故宫,因为通知“肯定会被拒绝”,最终,摄影师将照片上传至网络。
明知会被拒绝,依旧我行我素,摄影师打出的无非是“艺术”的旗号。但是,所谓“艺术”不能成为在公共场合行为失当的挡箭牌。
“拍裸照,完成创作不是什么新鲜事。”摄影师解释之所以选择在历史古迹拍摄人体“是因为前朝宫殿历史积淀充满力量,希望它能与人体有足够强烈的对比”。然而很快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品中模特并未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反过多的姿势反而模糊了这种“对比感”。这种仅凭“粗暴对比”来达到某种视觉冲击或艺术效果,算不上艺术,甚至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
面对“艺术”挡箭牌,故宫有许多无奈,之前能做的只有劝阻。显然,这样的动作并不能完全撕掉所谓“艺术”的虚伪。尽管拍摄的主观动机很难查证,“艺术”却不能成为“艺术家”行为失当的通行证。在海外,在历史古迹的裸体拍摄活动同样不被认可。今年吴哥窟分别于1月、2月和5月抓获了3批裸体拍摄者,其中几人被警方当场拘捕甚至驱逐出境。秘鲁马丘比丘、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埃及金字塔等神圣景点也遭遇“裸体自拍族”,当地政府对他们均处以罚款、驱逐,甚至禁止到当地旅游的处罚。就连此次故宫“裸拍”的摄影师本人,也曾因为在美国波士顿地区拍摄裸照,被当地警方问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