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获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文物不再外出就医

      近日,经省文物局审批,扬州博物馆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今后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等种类的文物将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手中“起死回生”,不用再外出就医了。

      据悉,扬州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针对扬州地区考古出土及馆藏文物资源状况,博物馆将文物修复工作的主要方向制定为出土陶瓷器、铜铁器以及书画的修复、装裱工作,其中陶瓷器修复、书画装裱为主要开展的业务。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陶瓷器修复主要针对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釉陶器,唐、宋代各窑口瓷器,以可供展览为目的,针对待修复文物残缺状况及珍贵程度,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进行工作。多年来修复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多件文物经修复被定为二、三级品。

     书画装裱也是市博物馆修复特色之一,以“扬州八怪”作品为主,兼有明清各家作品,及扬州地方名家作品。“由于历史原因,馆藏的书画藏品现状不佳,污折、疲旧者多,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学习,已成功修复装裱数十件馆藏古代书画。”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比观察,外聘本地技术较好的裱工进行驻馆装裱,有效带动了博物馆书画装裱技术的进步与传承。


     2013年初,扬州博物馆又成立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扬州工作站”,主要开展扬州地区出土木漆器的修复保护工作。去年,扬州双博馆《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展厅增添了两件汉代漆耳杯,就是经过近两年的脱水定型等先进技术,获得成功保护的代表性文物。


     此次,扬州博物馆获批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业务范围包括陶器、瓷器、漆器、书法绘画、碑帖拓本和竹木雕等,近十名工作人员担当“文物医生”,发挥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文物修复工作。“今后我们将立足扬州地区开展各类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面向扬州地区各文博机构提供文物保护和修复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支持,并谋求面向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介绍。

责任编辑:圆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