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村藏身两座清代贞节牌坊 保存完好
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孟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在豫西沟沟壑壑邙山深处的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藏有两座为旌表女性贞节而立的清代节孝牌坊,一座为“孟氏节孝坊”,另一座为“康氏节孝坊”。两座牌坊建筑精美,保存十分完好。
牌坊,是一种形状似门的古代标志性高大建筑,通常是由封建帝王为表彰臣子功绩所建。贞节牌坊是特指为了表彰女性对自己的已逝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只能授予那些放弃再婚的女性。
6月11日,记者在石板沟村看到,“孟氏节孝坊”位于该村的村口,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坐北面南,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这座石坊通高6米,宽5米。牌坊正面中间原嵌“圣旨”石匾,匾正面顶枋上雕刻八仙图案,枋下栏板上刻书“苦节坚贞”四个大字,左侧落款为“大清道光三十年仲秋建”。该座牌坊随着路面的增高,下半部分被埋入土中,只留上半部的牌楼矗立在村中路口。
距离孟氏节孝坊百米远的半沟处,还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该坊坐东面西,同样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庑殿顶,高6米,枋上立斗拱,正楼宽2米,次楼宽各1米,进深1.5米。正楼一层顶,此楼两层顶,夹杆石下部雕刻石鼓图案,上部雕刻四对狮子。牌坊正面斗拱中间镶嵌“圣旨”石匾,枋上刻花纹图案,栏板正书“伦德处锡”四个大字,下边枋上精雕细刻二十四孝图案,枋下栏板正书“旌表监生白锡瑞继室康氏节孝坊”。枋下栏板刻有500余字的建坊序及坊表,详细描叙述了节妇康氏一生的事迹。
据《民国巩县志·烈女志》上有对该村两座节孝坊的记载:“孟氏,石板沟白锡璧妻,年二十二夫亡,抚孤统阳成立,咸丰(道光)某年旌表。”;“康氏,石板沟白锡瑞继室。翁卒,夫病不起,嘱氏以养老抚孤。氏尊遗嘱,苦节四十余载殁,光绪间旌表。”
石板沟村七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白本通老人讲,村里这两座牌坊是他们家族地位的象征。“康氏节孝坊”是他的曾祖父白襄阳为其母亲康氏所建造的,康氏本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原活财神“康百万”家族的名门闺秀,能够使襄阳之父白锡瑞聘为继室,那么说明白锡瑞也绝对不是庸庸之辈。上面的建坊序及坊表都是康氏的侄子康云衢撰写的,中柱上的对联是康氏的弟弟康紹文所书写。
白本通说,这种标志着女性至高荣誉的牌坊,不是每一个普通守节女性都可以拥有的,这与家族的社会背景、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相关人士白春霞介绍,石板沟村的两座石坊结构严谨,造型古朴,设计完美,图案雕刻生动细腻,形象传神。它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对研究巩义乃至我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
目前,该两座牌坊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已经进行了妥善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