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旁发现一墓碑 证实确为金氏祖墓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许埭头曾生活着一群金姓的阿拉伯后裔,他们几百年来一直守护着先祖的坟墓。此后,多数金氏后裔定居境外,一度无法确定祖墓的准确方位。昨日,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孙仲灿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现场踏访时,偶然发现金氏祖墓旁有一块立于明朝的墓碑,可以明确这个墓为金氏祖墓。

  孙仲灿介绍,前日,他重返金氏祖墓所在的张坂镇“内坑顺来山”,就在原本发现的这个墓葬旁边,发现一块被杂草掩盖的墓碑。他将墓碑上的杂草和灰尘清理过后,上面的刻字清晰可见。记者看到,这块墓碑的最上方写着“许埭头”三个字,竖行的字则为“明 金氏祖坟墓”,下方似乎还有刻字,但已损毁,无法辨认。这块墓碑宽40厘米、长90厘米左右,石材为泉州历史上闻名的丰州石砻石。孙仲灿认为,这个墓碑的发现可以判定这个墓为许埭头金氏的祖墓。

  此前,金氏后裔金宝莲所说的他们的先祖从泉州法石迁徙而来。那么,东园许埭头的金氏是否为阿拉伯后裔呢?昨日,泉州考古工作者刘志成告诉记者,东园金氏若是从法石迁移出去的,那么其基本可以判定为阿拉伯后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008年左右,他和考古工作者几次走访过位于法石的美山,发现在那里也生活着一群金氏后裔。他们进行调查时,从金姓族人那里了解到不少信息,曾有族人从法石搬迁到晋江青阳,且手中有族谱。曾抄录过这本族谱的刘志成印象颇深,他说,族谱上面画有一幅风水图,详细记载了金氏的祖母“金府蒲妈祖坟”位于附近的金厝围,而且还画有详细的墓形图。“金府蒲妈”,说明蒲氏嫁给金氏先人,而在泉州,蒲姓为泉州阿拉伯裔的名门望族。因此,这脉的金氏族人很可能为阿拉伯裔,这才结了姻亲。

  刘志成说,古代的许埭头为港口,亦称“金埭头”,这也佐证了金氏族人曾在那里繁衍生息。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