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七里镇古窑遗址发现全国最大龙窑

      在江西,说起宋元四大名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的七里镇窑不得不说。自晚唐创烧以来,宋元曾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其所烧产品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与白瓷,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以及黑釉瓷,产品曾经漂洋过海外销到韩、日等国。12月29日,已被列入为“国保”单位的七里镇窑,又取得考古重大成果——新发掘出的七里镇宋元窑址,已发现窑包堆积16处,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领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肖发标说,此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出土了3条龙窑,其中周屋坞窑是目前全国所见窑室最大的龙窑。“这些龙窑保留的筑窑技术信息,是具有非常重要考古价值的窑址考古新发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屋坞龙窑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七里镇窑第三次发掘出土的瓷器。

 

  发现

 

  3龙窑藏3万件宋元瓷器

 

  作为“国保”单位,需要找到七里镇窑的代表性产品,并对其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由此,今年7月至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赣州市博物馆,联合对七里镇窑址的周屋坞与赖屋岭两个窑包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经过5个多月的发掘,截至目前,考古队在两座窑包的4个发掘区,共发掘出土了3条龙窑和近3万件各种釉色的宋元瓷器。”肖发标说。古人有云:南青北白。而七里镇窑的瓷器则是不青不白,又青又白,称之为青白瓷。“这次发掘了有2万件左右的青白瓷。”他认为,从出土的青白瓷看,当时的七里镇煅烧技艺达到了景德镇的水平。“酱釉瓷,作为七里镇独有的瓷器,在此次考古发掘也有不少出土。”记者注意到,在大量出土的瓷片上,出现了“刘”、“严”等众多字样。就此,有考古专家认为,这应属于产品订制的信息,但也有专家认为其中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这应该是一个吉州窑的香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一边拿起这把香炉,一边邀请我省吉州窑研究专家张文江。两位专家认为,在七里镇窑址发现吉州窑产品,可以说明,在南宋时期,我省各名窑之间的交流就比较密切。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