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重在人心
2014-12-11 09:59:07 来源:21世纪网 已浏览次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汤后虎最近忙着在为将于11月26日举办的“反排古村落文化周”做准备,再过些天他将又一次前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反排村,将他此前策划好的文化周方案实施完成。家在北京的汤后虎已经记不清这将是他的第几次反排村之行,他只记得自己今年已经在反排村呆了近半年之久,“去的次数太多了,连村支书家的狗都认得我了,每次去它都热情地围着我汪汪叫。”汤后虎说。
汤后虎如此频繁地前往大山深处的反排村,是因为他是“美丽乡村—反排古村落保护行动”的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启动。反排是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这里有保护最完好的苗寨、神奇美丽的梯田,更有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木鼓舞。只不过,传统乡村的面貌受到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冲击,现在的反排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乡村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古老的村落生机不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中国民生银行资助的古村落保护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计划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村庄规划与建设、组建村庄经济合作社实施产业发展,从而建设一个美丽、生态、富裕、有活力的新型苗寨。
基于过去多年合作所产生的信任,中国民生银行将项目的实施工作委托给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我们把这个项目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除了资金支持之外,具体的实施我们很少参与。对于项目的监管,我们只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的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二是项目的进展是否符合预期;三是预算是否超标。”民生银行的一位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说。
在救弱扶贫方面,中国扶贫基金会确实经验丰富,但是,当真正开始着手实施这样一个古村落保护的项目时,他们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而首要的困难则是如何获得当地人对项目的认同和信心。
对于反排村民来说,外部资源支持建设反排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把反排村这样一个古老的苗寨建设好”,类似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多年来政府为此也投了不少钱,但见效甚微,村民们一直没看见过什么明显的变化。久而久之,反排村民对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再抱有多大的兴趣,对于自己的村子是否还具备发展的能力也失去了信心。所以,在“美丽乡村—反排古村落保护行动”项目启动之初,村民们只是抱着一种疑惑和观望的态度,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然而,由于民生银行发起的这个项目重点并不在于短期的硬件建设,而是一个村落的复兴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当地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怎么办?“我们首先做的就是通过村庄的规划让村民建立信心和愿景,找一个合适的规划团队非常重要。”汤后虎说。
在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先后接触之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将反排村的规划工作交给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兆丰副总规划师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团队曾经负责过世界银行的古村落保护项目,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当地环境和苗族文化,对保护古村落有一种情结。
从2013年11月开始,刘兆丰率领的规划团队近10次进入反排村进行田野调查,他们走入村寨的每户人家,走到村寨的每个角落,了解每栋建筑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摸清楚反排村的“家底”和村民心中未来的村寨。在此基础上,规划团队进行分析、提升,吸收项目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听取村民的意见,做到规划的基础来自村寨、来自村民。
最终,规划团队将反排村的形象定位为“舞动世界的木鼓舞原村落”,将反排村的未来发展定位为:以反排木鼓舞为吸引力、号召力,发展融苗寨风貌、非物遗产体验、生态秘境、梯田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区,将反排建设为世界级的人文旅游村寨。
专家的规划让村民们看到了家乡不一样的前景,这让他们增添了信心。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热情,项目组有意在一些小的建设项目中让村民们参与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能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又能让他们增加一些收入。
按照规划,反排村要建设一条长800米的景观路。如果单纯追求修路的效率,项目组可以找一支专业的施工队,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汤后虎没有这样做,而是让村民参与进来。他先是组织村民讨论,怎样才能把这条路修得既实用又美观,之后又组织村民去外地参观,后来决定由村民们自己动手修一条鹅卵石路。现在,100米的示范路已经修好,到今年年底全部路段将会竣工。
现在,几乎所有的反排村村民都对民生银行资助的这个项目抱有极大的热情。村子里有一对夫妻,以前长期在深圳打工,家里虽然盖了房子却一直没装修,在这个项目启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回到家把房子装修一新,准备以后就在家里做旅游接待生意。
村民的支持和热情来之不易,其间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这也是汤后虎今年在反排村呆了半年之久的原因。事实上,也正因为如此,整个项目的进展相较于最初的计划有所延迟。民生银行也曾对项目的进展有过疑惑,经过扶贫基金会方面的解释之后,双方达成了理解。
虽说进展稍慢,但好在项目还是按规划在不断推进。一支专业的施工队很快就会进入反排,开始建设村庄规划中最重要的建筑—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集文化展览、排练、食宿及接待功能于一体的反排文化中心。到明年5月1日,一座依山顺水而建、充满苗族风情又不失创新的木制结构的新楼就会呈现在反排村民的面前。
而眼下,汤后虎最关心的还是即将举行的“反排古村落文化周”。文化周上会有斗牛、情歌、木鼓舞等表演,会邀请台江县及从反排村出去的相关人士回家参加文化周。“对文化周我们或许不必有太高的期待,把事情先做起来,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就行。”汤后虎说。
责任编辑:小赖
汤后虎如此频繁地前往大山深处的反排村,是因为他是“美丽乡村—反排古村落保护行动”的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启动。反排是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这里有保护最完好的苗寨、神奇美丽的梯田,更有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木鼓舞。只不过,传统乡村的面貌受到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冲击,现在的反排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乡村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古老的村落生机不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中国民生银行资助的古村落保护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计划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村庄规划与建设、组建村庄经济合作社实施产业发展,从而建设一个美丽、生态、富裕、有活力的新型苗寨。
基于过去多年合作所产生的信任,中国民生银行将项目的实施工作委托给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我们把这个项目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除了资金支持之外,具体的实施我们很少参与。对于项目的监管,我们只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的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二是项目的进展是否符合预期;三是预算是否超标。”民生银行的一位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说。
在救弱扶贫方面,中国扶贫基金会确实经验丰富,但是,当真正开始着手实施这样一个古村落保护的项目时,他们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而首要的困难则是如何获得当地人对项目的认同和信心。
对于反排村民来说,外部资源支持建设反排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把反排村这样一个古老的苗寨建设好”,类似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多年来政府为此也投了不少钱,但见效甚微,村民们一直没看见过什么明显的变化。久而久之,反排村民对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再抱有多大的兴趣,对于自己的村子是否还具备发展的能力也失去了信心。所以,在“美丽乡村—反排古村落保护行动”项目启动之初,村民们只是抱着一种疑惑和观望的态度,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然而,由于民生银行发起的这个项目重点并不在于短期的硬件建设,而是一个村落的复兴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当地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怎么办?“我们首先做的就是通过村庄的规划让村民建立信心和愿景,找一个合适的规划团队非常重要。”汤后虎说。
在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先后接触之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将反排村的规划工作交给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兆丰副总规划师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团队曾经负责过世界银行的古村落保护项目,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当地环境和苗族文化,对保护古村落有一种情结。
从2013年11月开始,刘兆丰率领的规划团队近10次进入反排村进行田野调查,他们走入村寨的每户人家,走到村寨的每个角落,了解每栋建筑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摸清楚反排村的“家底”和村民心中未来的村寨。在此基础上,规划团队进行分析、提升,吸收项目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听取村民的意见,做到规划的基础来自村寨、来自村民。
最终,规划团队将反排村的形象定位为“舞动世界的木鼓舞原村落”,将反排村的未来发展定位为:以反排木鼓舞为吸引力、号召力,发展融苗寨风貌、非物遗产体验、生态秘境、梯田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区,将反排建设为世界级的人文旅游村寨。
专家的规划让村民们看到了家乡不一样的前景,这让他们增添了信心。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热情,项目组有意在一些小的建设项目中让村民们参与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能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又能让他们增加一些收入。
按照规划,反排村要建设一条长800米的景观路。如果单纯追求修路的效率,项目组可以找一支专业的施工队,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汤后虎没有这样做,而是让村民参与进来。他先是组织村民讨论,怎样才能把这条路修得既实用又美观,之后又组织村民去外地参观,后来决定由村民们自己动手修一条鹅卵石路。现在,100米的示范路已经修好,到今年年底全部路段将会竣工。
现在,几乎所有的反排村村民都对民生银行资助的这个项目抱有极大的热情。村子里有一对夫妻,以前长期在深圳打工,家里虽然盖了房子却一直没装修,在这个项目启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回到家把房子装修一新,准备以后就在家里做旅游接待生意。
村民的支持和热情来之不易,其间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这也是汤后虎今年在反排村呆了半年之久的原因。事实上,也正因为如此,整个项目的进展相较于最初的计划有所延迟。民生银行也曾对项目的进展有过疑惑,经过扶贫基金会方面的解释之后,双方达成了理解。
虽说进展稍慢,但好在项目还是按规划在不断推进。一支专业的施工队很快就会进入反排,开始建设村庄规划中最重要的建筑—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集文化展览、排练、食宿及接待功能于一体的反排文化中心。到明年5月1日,一座依山顺水而建、充满苗族风情又不失创新的木制结构的新楼就会呈现在反排村民的面前。
而眼下,汤后虎最关心的还是即将举行的“反排古村落文化周”。文化周上会有斗牛、情歌、木鼓舞等表演,会邀请台江县及从反排村出去的相关人士回家参加文化周。“对文化周我们或许不必有太高的期待,把事情先做起来,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就行。”汤后虎说。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