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政资金投入

民间艺人为孩子们演示皮影戏操影手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民间艺人为孩子们演示皮影戏操影手法

 

      近日,市财政局与市文广局联合印发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非遗项目补助经费、传承人补助经费、传承基地补助经费、组织管理经费、宣传经费等方面对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分类、使用范围,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审批及管理、使用和监督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记者了解到,2005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2007年以来,市政府先后批准确立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美术、技艺、医药和民俗等10大类共101个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市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01项,其中: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4项、省级名录22项、市级名录73项;各级非遗传承人180人;市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36个。近年来,市财政局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保护,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自2007年始,市财政每年都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补助。2007-2014年累计安排资金近18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1400余万元,争取中央补助300余万元。特别是2014年,市财政安排非遗保护工作经费404万元,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保护和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我市共建立了包括复州皮影戏传承基地、庄河剪纸韩月琴家族剪纸传承基地、金州第一幼儿园龙舞传承基地、普兰店传统木雕手工技艺传承基地等一批大连市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针对非遗理论研究不足的情况,在大连艺术学院开辟了大连非遗保护传承研究基地,目前,正在开展《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辽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辽南文化特色旅游研究》三个课题研究。

 

  “大连非遗数据库”也已经初步建成并得到不断完善,目前我市正在加快非遗信息资源的普查和采集,建立非遗项目权威展示平台,全方位直观展示大连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