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古道迈出申遗第一步 开启考古调查

      9月1日,记者从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即日起至9月10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织的考古、古建、盐业史等方面的专家,将对川盐古道展开考古综合调查,以梳理盐道文化历史,争取将自贡古盐道打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准备。

      据了解,本次考古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自贡盐运古道的线路分布、盐道的现状、自贡盐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考察线路为陆路4条、水路1条,考察点达到50个。”自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戴燕灵介绍说,陆路考察线路为井富陆(自流井至富顺)、井宜路(自流井至宜宾)、井荣路(自流井至荣县)、井内路(自流井至内江);水路考察为旭水河至釜溪河至沱江。

      历史上,自贡曾是一座遍地井盐的城市,被誉为“千年盐都”。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以自贡盐场为中心,沟通至成都、重庆和连接滇、黔、湘、鄂边境的食盐产销运输及各地运送生产生活资料到自贡盐场的交通线路。直至20世纪80年代,自贡盐运古道才完成历史使命。

      今年4月至7月,自贡市组织开展了“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考察,主要以川盐入黔、川盐入滇、川盐入鄂、川盐入湘的运输线路为考察路线。“9月份我们还将对川北古盐道等进行考察。拟在此次考察的基础上,联合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及重庆市等五省一市,将川盐古道打捆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盐古道考察组专家、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龙刚告诉记者,考察全部结束后,将编写《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图录,并正式出版。今年10月,自贡还将组织召开“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对以自贡古盐道为主的川盐古道考古成果进行发布。

      为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9月6日晚,一场名为“文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应用”的文化沙龙将在自贡市南湖体育中心举行。普通市民将有机会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脉传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古调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全程见证本次考古调查活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